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栏目
优秀征文

【德润山能】风从远方来,奔赴下一片山海

作者: 新巨龙公司 杨荣飞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25日   来源: 鲁西矿业有限公司

自打小时候记事起,我总是经常搬家。小学毕业就从莱芜的南冶煤矿搬到了新汶,在新汶待了一年,又跟父母远赴新疆伊犁,新疆十年,恰逢大学毕业,我又回到了齐鲁大地上。

经常搬家的好处是,可以去更多的地方,认识更多的朋友,老一辈的人会评价“这孩子一看就闯实”;经常搬家也有苦恼,刚熟悉了新环境又要搬走,觉得自己像一颗蒲公英,在这里只是短暂停留,等风一来,可能又要“乘风而去”。

小时候不理解,就问父亲“我们为什么要搬家?”父亲说,咱们干煤矿的,矿要跟着煤走,煤炭在哪,煤矿就在哪,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于是,2009年,我跟父亲,乘着山东能源“走出去”的东风,举家搬到了新疆伊犁。

大西北的“风”与山东的风有很多不同,这里的民风是淳朴且粗犷的,春风是吹不开结冰的湖面的,当北风呼啸来临时,会夹杂着从没见过的大雪,能把目光所及的一切都变成白色,街上吹过的风也仿佛带着一股羊肉串和大盘鸡的香气。

虽然一切都是崭新的,但当时的我很不习惯,父亲总是因为工作的原因一天到晚见不到人,母亲从单位到家需要坐一个多小时的班车,也不常回来,家里总是只有我自己。当我渐渐适应了新环境,我才发现,原来新疆的天空那么高、那么蓝,像琢磨得很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得很精致的蓝缎子,天上的云那么轻、那么白,像半透明的轻纱,随风飘浮,不拘形迹地和地上的人们齐头并进。大西北的辽阔和秀美,人们的豪迈与淳朴,都在伊犁河谷中融为一体,冲淡了我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和焦虑。

每逢春节,放寒假的我带着对老家的思念,也连带着父母对家中老人的牵挂回到山东老家。对于父母不常回来,爷爷奶奶对此表示理解,常说着“工作为重,回不回来不要紧”“干好本职工作,比什么都强”,脸上的皱纹却一年比一年深了。

当父亲因工作调动回到山东,已经是2019年了,我也大学毕业在菏泽参加工作,回趟家两个半小时的车程,比新疆近多了。虽然自小一直在矿区长大,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煤矿,记得第一次下井,跟着有经验的老师傅走,不敢在井下乱跑乱窜,到回采工作面时遇到顶板来压,“咚”的一声,像打雷一样在我头顶上炸开,虽然有现场支护带给我安全感,还是会感到害怕。

参加工作这五年来,慢慢适应了矿山生活,却也时常会感觉到“工作累、离家远,热情易逝、委屈难平”。回过头来想想,父母那时候不是跟我一样吗?

记得今年春节的时候回家跟父亲小聚,借着三分酒意问父亲,“新疆这些年,你和爷爷奶奶呆的天数加起来也不到一个月吧,我参加工作以后,咱俩一年也见不了几面,你平时不想我吗?”父亲说“咱们工作性质就是这样的,你爷爷奶奶能理解,我也能理解,把工作干好,是对岗位负责,是对企业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庭负责,这都是一致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父亲的回答让我觉得有些惭愧,都说一代更比一代强,我的思想认识还不如老一辈的高。爷爷是煤矿工人,父亲也是从煤矿基层参加工作,而我不用天天下井,相比之下,已经幸福多了。

现在,每当我因为忙碌而焦头烂额的时候、因为压力而感到气馁的时候、在深夜中为了文字用词苦苦挣扎求而不得的时候,我会不由自主想起父亲说的话,父亲做的事,扶正我失衡的心态,帮我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给我打气加油。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我站在父亲的肩膀上,感受着吹来的风,慢慢变成了父亲的模样。我想,这也许就是“家风”的意义。

从山东到新疆,从菏泽到泰安,这阵“搬家的风”已经吹了近二十年。吹过的风中,裹挟着牵挂与思念,代表着发展和历程,更蕴藏着精神和传承。我想,也许在山能的每个家庭里都有一股“风”,这股风吹遍西北大地、蒙古草原、百里秦川、云贵高原等等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吹到了南美、澳洲等世界各地,给家家户户带来温暖和光明,给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在去年山东能源全面开启外部开发二次创业新征程之际,我虽不是外部创业者,却也心潮澎湃,因为我曾是其中的一分子,曾随着企业改革发展步伐“同进退”,以后也必将与企业“共奋进”。

将来,这阵风也许还会吹到更远的地方,但我想,不管何时何地,这阵风只会越吹越厚重,越吹越有底气。

风吹二十载,传承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