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大院”这个词已经许久没有在我的脑海里出现了,那是承载我童年记忆的地方。
在不少人看来,“公社大院”是公社工作人员住的地方,住在里面,是身份的象征,很值得羡慕的。作为“公社大院”出生的孩子,我从小到大就没有过这种优越感。
爷爷在我出生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所以我对他的印象是模糊的,只是从父母家人口中了解他的一些往事。爷爷是公社书记,不大不小的一个“领导”,他去世后却没有留给家人留下什么像样的“财富”,留给身边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公正严明、铁面无私。
记得当时父亲“拿”到了一个极为珍贵的上大学指标,但被爷爷“独断专行”地让给了据说最需要的“别人”。在那个年代,大学生相当稀缺,家里有个大学生,直接关乎整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的未来。面对爷爷不近人情的决定,父亲没有当场争辩,只是因为一时想不通,转身离家跑到野外大吼三声,痛哭一场,然后认定那个人更需要这个指标,爷爷的决定是“英明的、果断的、正确的”,情绪也就很快平复了下来。也许是爷爷惯常的严厉,不徇私情,让父亲形成了“他定下来的事情,从来不解释,自然有道理”的思维定式。就这样,我的父亲没有任何怨言,默默然开启了进厂务工的人生模式,仅以一人微薄的工资供养着家里4个孩子,还有家中一生操劳的母亲,我们整个家庭的生活其实是比较困难的。要是现在这个社会,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所谓的“官二代”的家庭生活状况。在那个年代,父亲是高中生,学历已经挺高了,但父亲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从来没有因为“学历高”向单位提出任何的非分要求。我想,问心无愧下的清正廉洁为一个时代、整个社会注入了公平正义的光辉气质,朴实无华、安分守己、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就是爷爷留给父亲的财富吧。
转眼30多年过去了,我和三个姐姐都已参加工作,成家立业。在我们的印象中“公社大院”已经越来越“模糊”了,但是爷爷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却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金杯银杯不如好口碑。尤其是从事纪检岗位以后,尽管爷爷没有教导过我,但通过父亲的传承,我愈发明白了爷爷身上宝贵的品质和精神。
2018年,在田庄煤矿从事法务工作的时候,有一次我参与了废旧物资处置工作,对处置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刚到工作现场,对方就提着一个小包来“套近乎”,说废料太破了,想拉点“好东西”,我果断拒绝了。当他把装了一叠百元大钞的黑色塑料袋放到我面前的时候,我想也没想地就直接给推了回去。在整个物资处置现场,我和同事们从开始装车到车辆签单出门,全过程跟踪监督,就连中午吃饭期间也一步也没有离开过现场,确保了整个环节没有疏漏,废旧物资处置合规可靠。
田庄煤矿曾经有两家接管的监狱煤矿,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法律诉讼案件频发。作为法务人员,我时常跟外界打交道,面对形形色色的陷阱和诱惑,从来没有动过以权谋私的念头,从来没有迷失人生方向,始终和相对方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因为,企业就是我的家,需要我和同事们共同去维护他;企业的利益永远大于个人的利益,维护企业利益,就是维护我们自身利益。对我来说,“不求大富大贵,但求问心无愧”的人生信条就是爷爷留给我的“传家宝”吧。
重回纪检岗位,我愈发觉得肩上的责任重大、身上的使命光荣。作为纪检人员,不仅要懂得自律,身正不怕影子歪,更要做好“他律”,敢于同不良风气作斗争;不仅要善于发现生产经营日常工作中的廉洁风险和隐患,有针对性地加以布控预防;要善于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予以教育提醒,还要勇于维护党的纪律和企业规章制度,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一名共产党员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带动身边的党员干部职工共同培育清风正气,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这就是新时代纪检人的自我修养、新一代纪检人的使命担当。
隔空遥望,爷爷的音容笑貌是那么清晰而真实。我想,现在的我,应该没有让他失望吧。我会把他在“公社大院”锤炼的“传家宝”呵护好、保管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让他的智慧和精神在我们的家庭、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国家不断发扬光大。我想,这也是爷爷那一代共产党人的共同的心愿吧。
夜空漫漫、繁星点点,抚今追昔、忆苦思甜。初心恒久远,家风永传承。国家的过去因你们老一辈而腾飞,而国家的今天,会因我们新一代而更加绚烂、更加辉煌!
让我们接过老一辈共产党人手中的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