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党的建设
党建引领

鲁西煤矿:红帆领航暖矿山

作者: 鲍保钢  律玲、宋路谣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13日

在鲁西煤矿井口等候室,红帆“爱心驿站”格外醒目,这是“红帆”爱心志愿队为更方便服务职工设立的爱心服务平台。该矿“红帆”爱心志愿队以“送安全、送爱心、送服务”的实际行动,为工友们撑起一片温暖晴空。从井下工作面到井口等候室,“红帆”身影穿梭其间,将企业关怀与志愿精神编织成一张覆盖全矿的暖心网。

靶向发力:让服务精准触达一线痛点

“年轻不注意保暖,腰痛的毛病总犯,现在听了健康讲座,教我们护腰保健知识,很实用。”综采队职工孔维京边说边比划着学到的护腰动作。在鲁西煤矿,像孔维京这样长期奋战在井下的一线职工有512人,与家人聚少离多是“家常便饭”。为更好地服务一线职工,“红帆”爱心志愿队联合济宁市三甲医院定期到矿开展健康保健知识宣贯。

(开展健康保健知识宣贯)

“红帆”爱心志愿队成立之初,就把“精准服务”作为活动宗旨。他们带着问卷进区队、蹲班组,3天收集到237条职工诉求,最终梳理出健康防护、心理疏导、家庭关爱等六大需求清单。“矿工师傅们的需求很实在,要么是身体不舒服,要么是心里有疙瘩,我们就得对症下药……”协管员律玲介绍。

“健康关怀日”“心理健康日”“亲情帮教日”,这些定期的爱心活动,是他们针对一线职工需求定制的“对症”服务,切实为基层职工实打实解决了民生实事。“上次跟段老师聊完,感觉压在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辅助工区职工因家庭琐碎及工作压力产生焦虑情绪,在一对一疏导后压力明显缓解。

创新载体:让关爱渗透工作生活肌理

“竹板这么一打呀,听我来说段话,志愿服务到井口,安全幸福送到家……”这段朗朗上口的快板,出自“红帆”队员自编自演的小品《志愿服务站》。这项斩获山东能源集团曲艺类双奖项的作品,正是他们服务日常的生动写照。

(编排小品《志愿服务站》)

在“红帆”的服务清单上,季节关怀从不缺席。夏日的“清凉驿站”里,绿豆汤、盐汽水随取随用,医护人员现场演示中暑急救;寒冬的“暖心茶站”中,姜茶氤氲着热气,文艺志愿者的文艺表演驱散了寒意。而“家企联合助安”活动更成了破解家庭矛盾的密钥——5个包保小组为每个一线职工建立家庭档案,邀请家属进矿参观,让“我懂他的辛苦,他记我的叮嘱”深入人心。

安全宣教方面,志愿者将枯燥的安全文件制作成动画,把“三违”案例编成情景剧。在家庭安全联保活动中,他们带着《家庭安全联保协议》走进“三违”职工家,让家属成为安全监督员。“现在老婆天天叮嘱我按规程操作,这比罚款管用多了。”曾因违章作业被处罚的职工笑着说。

聚力赋能:让暖流转化为发展动能

“红帆”的暖流,正悄然改变着矿山的精气神。今年以来,该矿“三违”月均减少35例,这背后,是“五位一体”服务模式的深层赋能:精准化服务矩阵让每个岗位都有专属关怀包,家庭联保机制将安全防线延伸至八小时外,爱心积分激励更多职工加入志愿队伍……

志愿服务还成了青年成长的沃土。在“红帆”的带动下,15名职工成长为安全宣讲员,13项创新成果、3项国家专利从一线诞生。综采区的“金牌安全示范班组”里,青年矿工们自发成立创新小组,研发的“快速支护工具”让作业效率提升20%。“跟着‘红帆’做志愿,不仅帮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青年志愿者刘国蒙说。

(开展井口送清凉活动)

刚升井的矿工们接过志愿者递来的爽口西瓜,脸上的疲惫被笑容取代。“‘红帆’志愿队的服务暖心又贴心,让我们觉得背后有人疼、有人帮。”采煤工区于国朋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