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能源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将温情帮教与精准防控相结合,通过算清“安全账”、筑牢“排查网”、打好“转化牌”等一系列举措,推动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深刻转变。

(立冬时节送水饺)
亲情帮教,细算“安全账”筑牢思想防线
时值立冬,单县能源采煤二区学习室里暖意融融。女工协管员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为大家送上温暖,并开展了“一对一”亲情帮教活动。“天气凉了,安全这根弦更要绷紧。”协管员们语重心长:“如果因为违章引发事故,受伤的是自己,受连累的是家人。”
没有生硬说教,只有贴心交流。协管员们耐心为职工细算生命安全账、经济得失账、家庭幸福账、社会效益账“四笔账”,一碗热饺子,几句贴心话,就让职工们卸下思想包袱。一位接受帮教的职工感慨:“原来总觉得违章是小事,今天吃着热饺子,听着贴心话,才真正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

(女工协管贴心帮扶)
四级排查,为“薄弱人物”系紧“安全带”
“现在开始班前会,先测量血压,身体不适者严禁上岗。”在各区的班前会上,薄弱人物排查已成为常态。该公司建立个人自查、班组排查、单位排查、公司重点排查的“四级排查”体系,将安全生产管理由事后处理转向事前预防。当班管理人员通过“闻、测、听、问”等方式排查班组成员状况,重点包括习惯性违章、情绪反常、精神萎靡、家庭重大变故及患有慢性疾病的职工,并有专人负责测量血压、心率等指标。
“除了对安全薄弱人物采取调岗、轮休外,我们还从思想教育和人文关怀上采取措施。”安全监察部部长任仲伟介绍。该公司变批评指责为亲情激励,通过安全帮教、亲情嘱安等方式,有效降低违章发生率,实现了“有一个排查一个、排查一个转化一个”的目标,让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意识明显增强。

(师徒结对现场指导)
精准转化,让“不放心人”变为“放心人”
“老李,今天操作规范多了,继续保持!”在工作现场,安监员对刚完成检修的李师傅称赞道。这位操作娴熟的老职工曾因多次习惯性违章被列入“不放心人”名单,他的转变,正是该公司推行精准防控管理的生动缩影。
为破解“人的不安全行为”难题,该公司构建起排查、培训、监督、转化的全链条机制。在排查环节,创新采用“三维画像”法:结合违章记录和考核成绩的“数据画像”,参考班组互评和师徒反馈的“行为画像”,关注身体状态和情绪波动的“状态画像”。针对排查出的人员,量身定制“靶向培训”:理论薄弱者参加“小班化”精讲,技能不熟者接受“一对一”实操教学,存在麻痹思想者通过事故案例和模拟推演接受“沉浸式”教育。为保障效果,还实行“师徒结对+专人盯防”双保险制度,确保管理取得实效。“以前总觉得经验足,有些步骤能省就省,直到被列入名单,才意识到小疏忽可能酿成大事故。”职工李师傅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