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季度,唐口煤业以抓好“特殊时期”安全生产为目标,不断强化安全从严管理和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通过筑牢“管理线、技术线、监管线”三条安全防线,为安全生产秩序稳定保驾护航。
“管理线”严格管控把牢安全“方向盘”
“井下通风系统调整、巷道贯通作业,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公司带班领导到岗指挥,同步完成作业许可审批……”近日,该公司安全副总工程师、安全监察部部长朱礼建在安全办公会上,围绕临时工程、危险作业安全管控流程,向各部门负责人明确操作规范与责任边界。

(动态监控作业现场)
为从源头化解临时工程、危险作业中的安全风险,该公司精准施策,先后下发《临时工程管理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严格落实“无监控不作业”管理规定,所有特殊作业必须在视频监控下进行,确保实现统一领导、上下联动、分级落实。针对临时工程与危险作业的特殊性,该公司量身定制预防方案与应急处置预案,要求施工人员必须通过专题培训考核,全面掌握工艺流程、风险点辨识、应急处置方法后才可上岗,切实堵住特殊作业与薄弱环节的安全漏洞。
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对井下设备、作业流程、人员操作等环节开展“地毯式”排查,确保隐患早发现、早整改、早清零,为特殊时期安全生产筑牢第一道“防火墙”。
“技术线”动态响应当好变化“领航员”
井上下施工地点常面临工艺调整、地质条件变化等突发情况,若应对不及时极易引发安全风险。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公司制定《安全生产变化管理实施细则》,以“动态管理、快速响应”为原则,明确变化处置流程、责任分工与协调机制,彻底解决“变化无预案、责任不清晰、协调不及时”的管理痛点。

(分析研判现场变化情况)
该公司明确要求,如施工现场发生变化,施工单位必须第一时间汇报调度室和生产技术部,调度室及时向分管领导和值班领导反馈,并如实记录形成管理台账,方便动态查看变化情况和值班人员现场交接。同时,由生产技术部牵头召开分析研判会,提供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指导意见,待施工单位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审批通过后,才能恢复施工。“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应对现场变数有了快招实招,无论是工序调整还是工艺优化,都能快速匹配解决方案,为现场安全作业与工效提升提供了科学支撑。”该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徐瑞强说。
“施工现场是安全管理的主战场,地质条件、设备状态、作业环境随时可能变化,安全管理绝不能墨守成规,一旦现场发生变化,我们不仅要求专业部室派技术骨干现场盯靠指导,还同步安排跟班安监员全程监督安全措施落地,形成‘技术指导+安全监督’双重保障,确保每一处变化点都处于安全管控范围内。”该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齐军朋说。
“监管线”三级管控织密安全“防护网”
井下施工中,违章操作暗藏安全隐患,侥幸心理、麻痹思想成为威胁安全生产的“拦路虎”。为此,该公司启动“职工有违章、干部要反省”安全反思活动,组织管理人员深入班组,深入剖析职工违章原因,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从源头减少不安全行为。

(加强现场盯靠及督导检查)
在此基础上,该公司推出“三级管控”安全监察模式,通过“跟班安监员+业务科室+矿领导”的分层监管,实现了安全监察无死角、全覆盖。针对井下巷道贯通、瓦斯抽采等作业以及采面收尾、过断层等特殊地点作业,业务科室派专人现场盯靠,矿领导按“带班计划”现场指挥,重点分析施工环节的风险点与薄弱环节,监督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为现场安全生产添加“双重保障”。
“我们还将‘正确站位、安全确认、行为严谨、规范操作’16字操作规范纳入职工日常教育培训,通过班前讲解、现场实操等方式,引导干部职工逐步养成自主保安、相互保安的习惯,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齐军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