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基层声音

彭庄煤矿:破解5200米超长管路充填难题

王迎春 孙志刚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31日

在煤矿充填开采领域,长距离、高落差膏体充填始终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彭庄煤矿1315充填工作面正面临这一极具挑战性的现实课题,总长度达5200米的充填管路系统,其中干管段还需克服300米的竖直爬升工况。如此复杂的工程条件,对膏体输送稳定性提出极高要求,同时伴随管路堵塞、充填质量波动等影响工作面生产接续的一系列潜在风险。

面对艰巨挑战,彭庄煤矿采煤工区作为充填站运营的核心力量,迅速组建专项技术攻坚组,深入一线充填班组,系统梳理历史经验,聚焦配方研发、膏体质量控制及管路维护等关键环节,通过持续试验与迭代优化,最终自主研发出一套高效、科学、安全的充填作业体系。

精准优化配方  奠定长距离爬坡输送基础

(检查骨料输送)

膏体配比是长距离大坡度输送的核心,传统充填工艺中矸石骨料粒度上限为15毫米,在长距离输送特别是300米竖直爬升段易发生离析,导致堵管风险上升,严重影响充填效率与质量。针对这一痛点,技术攻坚组开展了大量配方实验。

经多轮配比优化与验证,团队最终将矸石骨料粒度上限由15毫米降至12毫米,有效降低了骨料输送惯性及管壁摩擦阻力,减少了颗粒间碰撞分离概率。同时,适当提高粉煤灰掺量,利用其优异流变与填充特性,使骨料间结合更紧密,形成均质、稳定的膏体体系,显著延缓了输送过程中的离析现象,确保膏体在极端输送条件下仍保持良好流动性与稳定性,为长距离爬坡充填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

系统管控膏体质量  实现全过程稳定受控

坍落度测试)

膏体质量是充填效果与作业安全的根本保障,为实现生产全程稳定可控,采煤工区构建了膏体质量管控体系。在生产过程中,定期开展膏体坍落度测试,以其为核心指标实时掌握膏体流变性能,确保满足长距离爬坡输送要求。发现数据异常,第一时间分析溯源并调整配比,保障膏体质量持续达标。

区队高度重视人员能力建设,通过定期培训、实操演练、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提升岗位工与集控员的专业素养。岗位工依托丰富经验,通过膏体表观状态、流动性等细节快速识别质量隐患;集控员借助监控系统实时跟踪配比、搅拌时长、泵压等关键参数,异常情况下迅速预警、果断处置。二者协同形成覆盖全面、响应迅速的质量监控网络,保障充填生产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创新虹吸冲管技术  实现管路清洁新突破

(虹吸管路)

充填结束后的管路清洁是保障后续作业的关键环节,传统冲洗方式效率低、效果差,残留膏体易凝固引发堵塞,不仅增加维护成本,更伴随潜在风险。针对这一难题,采煤工区技术团队大胆创新,将虹吸效应引入冲管作业。

虹吸冲管技术通过特殊管路设计与操作流程,利用大气压差形成强负压抽吸,可高效清除管内膏体残留。相比传统工艺,冲管时间缩短84%,作业等待时间大幅减少,生产转换效率显著提高,冲洗效果也实现质的飞跃,基本杜绝了膏体残留,极大降低了堵管风险,延长了管路服役寿命,同时降低了维护成本。

该项创新不仅为1315工作面高效运行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也为行业同类条件下充填作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解决方案。面对超长距离、大落差复杂工况,彭庄煤矿以创新为引擎,通过配方革新、质量精益管控与技术突破,成功构建出一套高效、科学的充填作业体系,保障了工作面安全、稳定、高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