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粒煤的分选都要算好效益账!”面对当前煤炭市场波动和生产经营压力,近期,新巨龙公司聚焦选煤关键环节,以技术为核、流程为脉、员工为本,从智能赋能、流程瘦身、全员深耕三方面破题,让精益管理成为效益提升的“核心引擎”。
“智慧中枢”驱动设备升级
“过去靠老师傅眼看手摸的经验主义,如今正在被‘智慧大脑’精准取代。”新巨龙公司选煤厂技术员孙树森指着集控室的智能大屏介绍道,打破传统的经验依赖正是他们实现选煤精益化的“金钥匙”。
(选煤厂航拍)
他们为关键设备嵌入的“智能中枢”,就像给生产线安上了“智慧大脑”,构建起“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全链条精益控制体系。“在重介分选车间,这套AI智能洗选控制系统就像一位精准的指挥官。”正在操作设备的集控员黄士帅边监控屏幕边说:“它通过在线灰分检测仪,实时捕捉原煤煤质、悬浮液密度等12项关键数据,再经过数学模型这个最强大脑自动调参,原煤灰分波动刚超0.5%,30秒内就能完成循环泵频率、分选机闸门开度的微操作,精煤回收率稳稳锁定在90%以上,比人工操作足足提升了2.3个百分点!”
而该选煤厂创新设备“点检-预警-维保”闭环管理体系,则像给每台设备配备了“私人健康管家”。“我们给23台关键设备建了‘健康档案’,用红外测温、振动监测提前排查隐患。”机电技术员方彬拿出设备档案本介绍:“现在设备故障停机时间从月均15小时压减到3.2小时,单月创效超260万元,这比以前的事后维修省心多了!”
“效率齿轮”咬合生产全链条
“生产流程就像精密的钟表齿轮,每个环节都要严丝合缝。”新巨龙公司选煤厂生产副厂长孔磊指着数据监控大屏说,全流程挖潜正是他们撬动精益效益的黄金“杠杆”。
他们创新推行的4633技术检查管理法,如同给生产装上了精密导航,通过梳理25项关键控制指标、编织全域数据监测网络,构建起“操作-监督-考核”的闭环管理链条。“现在数据误差率能精准锁在0.2%以内,相当于给操作工配上了高精度标尺。”质检技术员文庆华边展示数据报表边介绍。
(创新4633技术管理)
在材料消耗管控上,他们建立的预警机制更像“智能管家”。成本核算员王焕良每天跟踪滤布、介质粉等消耗数据:“我们对异常消耗实行一事一议,就像给生产流程做CT扫描,上个月通过优化絮凝剂用量就省下了3.2万元。”
“我们同步推进原煤粒度分级破碎改造与再选中矸分离系统优化,改造后原煤限上率稳定控制在4.2%以下,生产事故率下降15%,累计创效达500万元。”该厂项目负责人郑新生介绍。
“创效基因”激活岗位潜能
“员工意识就像播撒在岗位的‘精益种子’,只有扎根土壤才能结出效益硕果。”该选煤厂党支部副书记万光显手持员工提案表说,他们通过培训+激励+实践三维驱动,让精益理念成为全员共识。“
(设备动态巡检)
每周三的精益微课堂就像‘充电站’,上个月讲振动筛维护时,我提出的筛网快速更换方案还拿了奖。”重介车间操作工李锐举着改善提案证书笑着说。
据统计,该厂累计开展专项培训200余人次,员工精益提案参与率从30%升至85%,16项小改小革让单台设备维保成本直降23%。“精益创效激励机制就像动力引擎,58项落地提案累计创效超600万元,现在车间里找浪费、提建议比谁都积极。”选煤厂厂长潘超介绍道。
从技术赋能的“智能引擎”,到流程再造的“效率齿轮”,再到全员深耕的“活力源泉”,新巨龙公司以技术+流程+人员“三驾马车”驱动精益管理全链条升级,让市场化理念深植岗位基因,让精益思维化为行动自觉,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