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唐口煤业深度践行市场化精益化“六精六提”融合管理理念,将“以赚钱思维谋支出、以效益导向控成本”的理念贯穿财务管控、经营优化、审计监督全流程。通过精准化管控、高效化运作、常态化监督,矿井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在降本增效、管理升级等关键领域交出亮眼答卷。
强化财务管理,筑牢资金“防护网”
财务管控是企业经营的“晴雨表”与“压舱石”。唐口煤业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抓手,构建全流程、闭环式资金管控体系。年初即把年度经营目标拆解为可量化、可考核的财务指标,细化至各部门、每季度,形成“年度预算定方向、月度分解抓落地、周度调研保进度”的管控机制。通过动态跟踪预算执行情况,对超支项目实时预警、深度复盘,将预算偏差率严格控制在5%以内。与此同时,优化资金配置逻辑,优先保障生产关键环节投入,如智能化设备升级、安全设施改造等重点领域,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资金周转率较往年显著提升。
成本核算精细化是财务管控的核心发力点。该公司构建“吨煤成本核算模型”,将开采、运输、洗选加工等全流程成本要素逐一拆解,明确各环节成本控制责任主体,实现“成本有人管、消耗有人控”。引入作业成本法后,对井下各生产班组推行“成本消耗与薪酬激励挂钩”机制,让职工直观掌握当班成本支出与收益关联,主动参与成本管控。上半年,矿井吨煤成本较年度目标降低23元,成本管控成效凸显。此外,通过精准税收筹划,充分用足用好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上半年累计实现政策创效1761万元,为矿井运营注入充足资金活力。
(物资超市货物盘点)
资金风险防控为企业稳健发展保驾护航。“我们搭建了‘资金风险预警系统’,对现金流、应收账款、负债规模等关键指标实施24小时动态监测,科学设定风险阈值,一旦触及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该公司经营中心主任王克亮介绍道。上半年,全面梳理各类抵押金及往来款项,针对长期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待核销事项,通过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处置方案,完成29家客商账务核销与调整;加强备用金全周期管理,成功清收3笔历史备用金借款,并及时收回2.2亿元产能指标款,有效盘活存量资金,降低资金占用成本。
优化经营策略,激活效益“增长极”
为深挖内部效益潜能,该公司通过多元举措构建全链条成本管控体系,实现“降本”与“增效”双向发力。依托《专业部室分管单位材料费联责考核方案》,以考核杠杆倒逼责任落实,7月份对未达成本管控目标的专业部室核减工资4011元,有效强化全员成本意识;同期材料实际领取费用较预算减少43万元,成本管控初见实效。在物资质量管理上,严格执行入库验收标准,累计完成验货1403次,对16批次不合格物资启动催货流程、10批次坚决退货,从源头杜绝“劣质物资入矿、无效成本增加”问题,确保物资质量与成本投入精准匹配。
修旧利废工作成为挖潜增效的“关键一招”。该公司坚守“能自修不外委、能复用不废弃”原则,建立专业修复团队,针对井下设备、管路、配件等开展修复改造。7月份,修复各类物资价值达98万元,将闲置资源转化为实际生产效益,大幅缓解新购物资成本压力。
(废旧物料修复利用)
回收复用构建“领用-回收-复用”闭环管理体系。该公司建立“区队领料员初核、生产区队主管复核、专业部门终审”的三级联动考核机制,实现物料全流程可追溯、全环节严管控。7月份,累计回收材料价值170余万元,复用材料价值200余万元,通过物料循环利用形成“降本-增效-再降本”的良性循环,为企业效益增长注入持续动力。
严格审计监督,念好管理“紧箍咒”
以制度为纲、以监督为要,该公司全方位筑牢管理防线,确保各项工作合规高效推进。在工程结算审核中,坚持“量价双控、精准核减”原则,上半年完成19项工程三级审核,以工程签证、合同条款、施工图纸为依据,逐项核查工程量与造价,最终审减金额达50余万元,为工程成本管控打下坚实基础。他们秉持“精准施策、长效管控”理念,依据上级相关规定及公司内部造价管理制度,稳步推进工程控制价审核工作。7月份顺利完成4项工程控制价审核,其中2项通过上级复审,审定金额170余万元,从源头把控工程成本,进一步提升造价管理精准度。
(审核法务合同)
唐口煤业实行合同管理覆盖全生命周期,筑牢合规经营基石。他们严格依照《合同管理办法》及智慧法务系统操作规范,对合同起草、审核、签订、履行、归档等环节实施全流程监督。“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精益管控机制,不断探索提质增效新路径、新方法,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唐口煤业副总经理薛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