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要以此次整合为契机,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8月27日,会宝岭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玉鼎在公司全体干部会议上表示。这一天,该公司召开全体干部会议,正式宣布组织架构和人事调整决定,标志着临沂会宝岭铁矿有限公司与会宝岭铁矿、凤凰山铁矿的整合工作圆满完成,全新的“一公司两矿”管理模式全面启动。
周密部署:按下整合“加速键”
7月31日,鲁西矿业出台《关于规范会宝岭公司运营管理的实施意见》,犹如一声发令枪,开启了企业整合的序幕。文件明确要求建立“一公司两矿”管理模式,在8月底前完成。
(召开干部会议)
时间紧,任务重。会宝岭公司闻令而动,立即成立整合工作专班,该公司主要领导挂帅,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那段时间,办公楼常常灯火通明,各部门都在加班加点梳理业务流程,制定对接方案。”该公司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部长王慧超说。
8月11日,会宝岭公司向鲁西矿业督察办公室报送了详细的任务清单,每一项工作都明确了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整合工作进入冲刺阶段。
打破壁垒:实现一体化融合
整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深度的化学融合。过去,会宝岭铁矿和凤凰山铁矿虽然同属一个区域,但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管理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检查物资供应情况)
此次整合,会宝岭公司着力打破管理壁垒,实现真正的“一体化”运营。会宝岭铁矿和凤凰山铁矿的部分管理职能统一划归公司本部,两矿的党建后勤、物资采购、产品销售、财务管理等关键业务实现了集中统一管理。
“这就好比把两只手的力量汇聚到一个拳头上,出击更加有力。”该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邵丽娜这样比喻。整合后,企业能够统一调配两矿资源,优化生产组织,降低采购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人员整合:在变革中凝聚人心
整合过程中,最复杂、最敏感的就是人员安排。会宝岭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制定了周密的人员安置方案,通过建立人员共享机制,促进人力资源在两矿间的合理流动。
(科务会解读政策)
“我之前在凤凰山铁矿从事后勤服务工作,公司鼓励有安全生产经验的机关后勤人员到一线或者辅助部门工作,我就主动提出了申请,现在我在凤凰山铁矿机运工区,虽然工作性质变了,但我感觉发展空间更大了。”凤凰山铁矿机运工区技术员张禾表示。
该公司还组织了多场宣贯会,引导职工理解整合的意义,适应新的管理模式。“说实话,开始是有些担心的,但通过公司会议和部室科务会的详细解读,现在明白了整合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我们也更有信心了。”会宝岭公司财务管理部青年职工孟庆伟说。
管理升级:构建高效运行新机制
整合后的会宝岭公司,建立了一套更加规范、高效的管理机制。这不仅体现在企业内部的日常运营上,还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物资采购、项目建设等各个方面,通过“一公司两矿”模式,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分析,从而提高了决策的速度和准确性。
(理论学习统一思想)
在决策层面,明确了党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的议事规则和权限边界,确保重大决策科学民主;在执行层面,优化了公文处理、印章使用、财务审批等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监督层面,强化了审计、法务和纪检监督,保障了企业健康运行。
“现在请示汇报的流程更加清晰了,跨部门协作也更加顺畅。”会宝岭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李宝星表示,“最重要的是,管理标准统一了,避免了以前可能出现的多重标准问题。”
“下一步,会宝岭公司将继续深化‘一公司两矿’管理模式,在党建综合、经营增效、技术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打造现代化矿山企业的新标杆。”会宝岭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玉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