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持续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郭屯煤矿锚定物料管理下真功,把好“回收关”,念好“复用经”,打好“节支拳”,全员参与厉行节约,全流程挖潜降本提效,坚决打赢度危求进、逆势突围攻坚战。
把好“回收关”杜绝浪费
“曝光一起现场材料管理问题,2307切眼存放两根胶管,近期没有使用计划,物资未及时回收,其中一根胶管管头未做防护封堵……”该矿掘进工区二队被物资管理办公室抓了“典型”。
“井下物资在自身成本的基础上还有运输成本,更要爱惜使用。”物资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韩强言语恳切。这是该矿实行的井下物资管理“个人分片包管+小组全覆盖互查”新模式。
据了解,今年以来,他们对井下各地点各类物资的领、储、用情况动态掌控,通过调、转、撤手段,提升物资管理效率。过程中发现物资浪费的,立即整改并曝光通报。
一番抽丝剥茧,碍手碍脚的周转性物资根据计划去了就近的闲置料场“养兵千日”,多余的备用物料被统筹调拨到急需地点“光荣上岗”,需修复或具备再利用价值的统一升井“回炉再造”,井下实现“工完料净场地清”。
念好“复用经”变废为宝
统筹调拨是手段,物尽其用是目标。郭屯煤矿物资管理办公室助理工程师李留龙正在升井物料场和各区队材料员一起分类码放升井的物料。
井下排查升井的废旧物料,是各工区材料员的“淘宝乐园”。成本压减的压力层层传导,让基层工区“见落叶而知秋”,能修复利用的就回收到工区的修旧利废库,能改造应用的集中码放,其余物资交给物资管理办公室验收,分类码放以备“不时之需”。一条废旧物资回收利用链条迅速形成。
“本周,运输工区运搬队上交钢材300斤、机电工区620斤、准备工区机修队2300斤。”李留龙手里“账本”记得门清。
巷修工区用废旧钢材加工了混凝土运料斗,投用后工效率较前期提升25%;防冲工区利用废旧应力计油管改造了泄压钻孔降尘装置,节水40%;掘进工区用废旧钢材加工的棚梁辅助托举装置,月均节省人工成本32万元;采煤工区修复旧滑靴1件、液压紧链器1台、破碎机锤头耐磨焊条修补2台……
“修旧利废+小改小革”碰撞出的火花,点燃了能工巧匠的创造欲望,原本大堆的废旧物料日渐“消瘦”。“今年以来,我们修旧利废节省资金380多万元。”李留龙记小账也记大账。
省得彻底,奖得也实在。今年以来,该矿通过科技创新成果评选,78项成果累计发放奖励7.7万元,会“过日子”的能工巧匠面子、里子双丰收。
打好“节支拳”各显神通
“现在泄压孔钻头都‘包产到户’了,自己的镰刀自己磨,磨好家什好干活。”在郭屯煤矿防冲工区的库房里,卸压班班长李磊一边精心打磨钻头一边说。
钻头由工区兜底的“大锅饭”变成个人承包的“责任田”,这是该矿经营管理解剖式检查组经过蹲点写实,给防冲工区开具的“浪费点排查管控措施”问诊处方。
为从源头上杜绝物资材料浪费,找到节约和提效的最佳平衡点,该矿建立了经营管理解剖式排查帮扶机制,通过组织各专业“行家里手”,采取“现场解剖+系统扫描”双线诊断的方式,协助区队排查作业现场隐性浪费点和工效制约点,并帮助制定解决措施。
在给防冲工区的“处方”中提到,卸压孔平均每钻进198米消耗1个钻头,存在挖潜空间,建议把钻头承包到个人,设定钻头定额消耗标准为500米/个,并制定实施奖励机制。为挣到奖励,该工区各班组“八仙过海”,对轻微磨损或变形较小的钻头打磨再利用,就是他们的“各显神通”。
“4月份施工卸压孔7182米,消耗钻头23个;5月份施工7720米,消耗钻头17个。”防冲工区技术主管张可掰着手指头算起了账,“现在工效不但提上去了,还降低了消耗。1个卸压钻头268元,咱一天才能挣几个268,省下的可不就是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