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楼煤矿党委始终坚持“党建领航、考核赋能”发展理念,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实施精准高效的考核机制,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矿井发展的“硬支撑”,在百里煤海间奏响了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奋进乐章。
组织强基:制度铸魂激活红色引擎
“党建工作抓得实不实,关键看制度笼子扎得紧不紧。”王楼煤矿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度转变。
在制度体系构建上,该矿党委不断健全完善党建考核办法,突出实干实绩导向,制定下发《“荷・心”党建指导员管理办法》,择优配备15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党建指导员,对11个基层党支部实行“点对点”包保、“手把手”指导,提升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等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这种精准帮扶模式,让基层党支部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正如采煤工区党支部书记陆超所言:“党建指导员带着制度来、盯着问题改,我们的‘三会一课’质量明显提高,与生产工作的结合也更紧密了。”

(学习贯彻会议精神)
思想建设始终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后,该矿党委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热潮,通过专题会议解读、班前会学习、公众号推送学习要点等多维举措,积极构建“线下宣讲+线上渗透”的立体宣传格局,引导干部员工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与实践要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确保全年任务目标顺利完成。
典型引领更添奋进动力。今年该矿从32名预选人员中择优选派6人分2组参加鲁西矿业党群素能比武,分获党群综合专业组第4名和党支部书记专业组第8名的佳绩;“七一”表彰大会上,3个先进集体、23名优秀个人受到表彰,在全矿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人才赋能:精准考核激发队伍活力
“要让想干事的有平台、能干事的有回报、干成事的有地位。”王楼煤矿以考核为“指挥棒”,构建起全链条人才管理体系。
在考核评价方面,他们严格执行《管理技术人员考核评价办法》,结合季度工作完成情况与民主测评,年度评选“优秀”等次65人、“基本称职”等次32人,鲜明树立重实干、讲实绩的用人导向。1至10月,通过科学调配实现3人提任、9人重用、1人平级调整,让合适的人站在合适的岗位上。

(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创新机制更显治理智慧。该矿全面实施《管理技术人员诚信积分管理考核办法》,从职业操守、工作诚信等多维度评估,将积分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1至10月累计考核46人,核增绩效工资768元、核减5419元,奖惩分明的机制让“诚信履职”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追求。同时对班组长开展全覆盖民主测评,员工参与率超60%,评选出27名优秀标杆,推动班组建设向规范化、高效化迈进。
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同样扎实。近5年来,“慧眼王楼”工程通过资格审核、笔试、答辩等环节,让8名优秀职工走上管理岗位;《高校毕业生见习期培养方案》的实施,为年轻人才搭建了成长阶梯。正如2025年刚刚入职的大学生董天翔所说:“矿上给我们制定了清晰的成长路线,还有导师一对一指导,感觉能实实在在学到东西、干出成绩。”
创新突破:品牌引领绘就融合蓝图
该矿聚焦党建业务融合,开展党员三重“微・积分”活动,通过“量化积分、评星定级、进阶奖励”机制,彻底打破“干好干差一个样”的僵局;“党小组+班组”双料工程深入实施,党员干部全员包挂班组,实现党员空白班组“清零”,筑牢了生产一线的安全堡垒……一系列创新举措成为王楼煤矿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密码”。

(严格党建考核制度)
“党员习声室”品牌成为理论学习的重要阵地,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常态化学习,推动党员干部将思想伟力转化为工作实效。“党支部联席共建”活动创新实行“双向考核”,形成“分类定级—达标升档—全面晋档”的动态管理模式,让各支部在比学赶超中共同进步。
最具特色的“荷・心”党建品牌,以山东能源“双入双创”党建工作模式和鲁西矿业“德・创”党建品牌为指引,构建“3荷6心”体系,通过“党建引领促动、正风肃纪推动、典型示范带动”,将党组织的“核心”作用、队伍的“合力”优势、发展的“和谐”氛围有机融合,牢固树立起“一家人、一盘棋、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的共识。
谈及下一步工作,该矿党委书记、董事长、矿长王桂利的目标十分明确:“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委抓总、支部抓落实’工作模式,以‘机制先行、精准考核’的扎实实践,把‘荷・心’党建考核与经营业绩更加紧密结合,将党建工作成效直观反映在经营成果上,让红色引擎引领矿井向更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