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彭庄煤矿井下,一条条巷道为采煤开辟着“生命通道”。打通这些通道的先锋,是掘进一区10名党员引领的“红色突击队”。他们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作风闻名矿区,更通过“三个引领、三个关爱、三项评比”活动,将鲜红党旗牢牢插在快速掘进的最前沿,让党建工作成为驱动生产的强劲引擎。
深度融合,党建把准生产“方向盘”
“抓党建就是抓生产!打破党建与生产‘两张皮’”这是掘进一区党支部多年来实践出的硬道理。
该党支部将战斗堡垒建在任务链上,将排查安全隐患、职工谈心谈话、形势任务教育等活动精准嵌入到每个班次、每个作业环节。党员包挂班组制度,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所包班组的“主心骨”和“贴心人”,既带动生产效率提升,又凝聚了团队合力。
深度融合的核心,是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攻坚克难的生产力。在矿井迎接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时,该党支部在巷道成型、支护质量、管线吊挂等细节上狠下功夫,党员带头立下军令状:“一次做对、一次做好、一次成巷、一劳永逸!”最终,该巷道顺利通过验收。
先锋闪耀,关键时刻党员“顶得上”
急难险重看支部,攻坚克难见党员。四采区辅助胶带运输巷遭遇顶板破碎、淋水增大的地质难题,掘进进度严重受阻。危急时刻,支部一声号召,党员突击队应声集结——“我上!”“算我一个!”党员们主动请缨,三班连倒守在现场,紧盯每一个支护细节,反复优化施工方案。最终,他们不仅克服了地质难题,更创下了单日全岩进尺6米的新纪录,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日常工作中,党员模范作用处处彰显。党员技术骨干王兵创立了“三查三验”工作法,即“查中线偏差、查锚杆预紧力、查喷浆厚度;班组长初验、技术员复验、验收员终验。”在施工4301-6轨道顺槽巷时,王兵敏锐地发现3处锚杆角度偏离设计值2°。
“王工,就偏了2度,肉眼都看不出来,不影响吧?”有工友小声嘀咕。“不行!必须立刻返工!”王兵斩钉截铁,“今天放过2度,明天就可能出现20度!支护质量是安全的生命线,一丝一毫都不能差!”他组织返工,直到完全达标。正是这份近乎苛刻的“较真”,让王兵负责的巷道工程优良率连续多年保持100%。
面对综掘机频繁故障影响掘进效率的“老大难”,党员技术骨干王顺迎挺身而出。“我来试试!”他带领党员攻关小组,一头扎进设备堆里,连续排查,最终成功优化了润滑系统,一举将设备故障率降低了15%,为当月生产任务完成扫清了障碍。
创新创效,先锋引领“掘”出新价值
“党员不仅要带头干,更要带头‘创’!”掘进一区党支部将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关键。在党员先锋示范岗的带动下,“修旧利废、降本增效”蔚然成风,累计回收复用材料260余件,完成产值20余万元,节约创效10余万元。为彻底排查“非必要无价值”浪费点,党支部发起整改攻坚战,121条浪费点被精准识别并消除,累计创效25万元。
技术革新更是硕果累累,党员带头攻关,申报革新成果16项。多功能一站式运料箱车让物料运输效率倍增,综掘机二运卸料槽解决了卡料难题,皮带机头淤泥积水自动收集器解放了人力……这些“金点子”累计节省人工360人次,创效36.5万元。多功能运料箱车和综掘机二运卸料槽项目,更荣获彭庄煤矿小改小革评比二等奖,成为党建引领创新的生动注脚。
从攻坚克难的“主心骨”,到创新创效的“领头雁”,彭庄煤矿掘进一区党支部用“三个引领”强根铸魂,以“三个关爱”凝聚人心,借“三项评比”激发活力,在快速掘进线上为矿井的安全发展输送着“红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