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唐口煤业锚定精益经营核心目标,以33项降本增效硬举措为抓手,压实责任链条、聚焦靶向攻关、狠抓落地见效,通过挖潜隐性成本、盘活闲置资产、凝聚全员合力,打出一套降本提质增效“组合拳”,以内部管理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四维联动压减隐性成本
“下半年以来,我们在政策创效方面精准运用各类政策工具,累计创效1800余万元。”近日,该公司副总经理薛斌向笔者介绍了他们经济运行“战果”。

(复用旧牌板压减费用)
节本降耗既要严控显性支出,更要深挖隐性成本,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该公司聚焦“全链条+多维度”隐性成本节支创效,构建起管理优化、采购节支、资源复用、政策创效“四维联动”机制。他们对照《十项费用节支行动方案》,针对文宣牌板费、服务费、检测费等重点费用,按照“能取消尽取消、能压减尽压减”的原则,在完成370余万元压减任务的基础上,自主挖掘压减空间300余万元,较年初预算累计压减670余万元。
“我们还在采购环节推行招标与非招标采购协同发力模式,三季度以来累计节约资金1500余万元,并创新建立对标行业标准、历史数据、同类项目的‘三对标’机制,动态核减项目造价480万元,从源头筑牢了成本管控防线。”薛斌说。
分类管理盘活存量价值
“闲置物资不是‘包袱’,而是待激活的‘宝藏’。”为激活闲置物资价值,该公司按照“有物必清、有账必核”原则,启动“盘资产、清库存”专项行动,抽调专业力量对电缆库、材料库、工具房开展网格化清查,全面摸清物资存储状态,推动物资集约化、精准化管理。
为提升盘活效率,该公司创新建立“四分法”处置机制,将闲置物资科学划分为可修复、可调剂、可拆解、待处理四类,同步搭建闲置物资调剂信息库,动态更新物资型号、数量及分布情况。同时,通过信息化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实现闲置物资跨区域、跨单位协同利用,有效破解重复采购与资源闲置并存的难题。三季度以来,该公司对2025年批复的第一批315套报废设备实施分类处置,通过公开竞拍等方式实现收益最大化,累计回收资金20余万元。

(维修翻新防爆开关)
“我们通过加强防爆开关、潜水泵、回柱绞车、支护单元等设备的维修翻新,累计创效200余万元,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率最大化。”该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王克亮介绍。
层层发力打响省钱算盘
该公司坚持降本增效“人人都是参与者、受益者”的理念,构建全员、全流程降本体系,将“能自修不外委、能自制不外购、能修复不报废”的原则,贯穿生产经营各环节。
“我们首先压实专业部室物资管理、材料管控责任,制定《专业部室分管单位材料费联责考核方案》,加强专业部室指导和监管职能作用发挥,助力公司节本降耗。”据该公司副总经理郑海建介绍,他们对履责不到位、作用效果不明显的专业部室,共计核减工资8000余元,通过压力传递,材料实际领取费用较预算节约140余万元。他们还建立区队领料员、生产区队主管、专业部门三级联动考核机制,强化回收回撤物料循环管理,三季度以来回收材料价值400余万元、复用材料价值150余万元,全员降本、全程降本的良好格局全面形成。

(利用废旧材料加工制作生产工具)
“现在优先使用从废料堆‘淘’出的钢管、角铁等边角料已成为职工日常习惯,‘过紧日子’理念已成为全员共识。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成本管控力度,深挖降本增效潜力,推动矿井降本增效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唐口煤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白光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