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唐口煤业紧扣“降本增效”主线,以精益化管理为抓手,在灾害治理、安全管理、工艺优化全链条发力,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换挡提速。
破解降本增效瓶颈
该公司按照“灾害治理不到位不生产”原则,通过深化灾害治理成效、优化施工工艺、发挥设备效能等综合举措,提升安全生产质效,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在防治冲击地压方面,采用配备卸压钻车、复用煤粉监测钻孔、优化爆破断顶作业等方式,减少工时浪费。在“一通三防”上,优化喷涂施工,缩短准备班组30分钟作业时间,实现安全与效率双赢。针对6317工作面停采线外延,提前完成原停采线外卸压工程施工,三季度累计施工大直径卸压钻孔192个,爆破断顶钻孔34个、钻尺1326米。在工作面过断层期间,严格落实“先治后过”措施,三季度断层治理累计架设钢棚35架、打设注浆锚索24条、注入高强无机注浆材料1.5吨,保障了过断层期间安全生产。

(规范现场操作)
“我们还严格落实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通过加强瓦斯抽放和注氮管理进一步提升防灭火工作水平。三季度以来,注氮200余万立方米,喷洒防灭火材料4.4吨,回采工作面打设防火墙144道,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该公司总工程师王忠密说。
激活降本内生动力
“我们安监部门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为抓手,动态考核巷道成型、支护质量,并将考核得分与月度工资结算挂钩,倒逼全员主动控成本、守标准,减少返工浪费,实现节本降耗。”该公司安全副总工程师、安全监察部部长朱礼建介绍。

(加强巷道支护管理)
该公司坚持“一次成巷”理念,加强巷道施工设计和质量管理。他们按回采标准制定管线、辅运系统安装规范,出台考核管理规定,将支护质量、底煤管理等指标与进尺考核绑定,建立“事前规划、事中管控、事后考核”机制,杜绝二次施工资源损耗。
此外,该公司将掘进工作面划分为生产作业区、外围辅助区、材料码放区,并明确管理责任,生产区保工程质量、辅助区保系统高效、材料区保物料整齐,推动从“单点节约”向“全域降本”转变。
夯实系统工艺优化
该公司不断优化钢棚设计,在压缩棚梁弯折半径的同时使棚腿搭接减至1.2米,加大顶宽并降低高跨比,提升巷道适配性与运输通过性。同时创新采用定滑轮组“拉回头滑”力学原理,将人工抬举转为垂直拉力,降低棚顶安装及棚腿支设劳动强度,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节约4万余元人工费。

(定期点检维护设备)
在此基础上,该公司严格执行设备安装“施工设计、地面试运行、下井安装”工作流程,提高设备安装工作效率,并定期进行点检维护,提升设备开机率,降低因故障导致的停工损失。建立单轨吊“点对点”运输模式,提前规划路线减少空载;制作180余件专用吊装工具,单次装卸时间缩短20分钟;联动掘进队测算物料消耗周期,精准配送减少库存积压,降低物料周转成本。
“通过深化生产协同与精益管理,我们不仅高质量完成阶段性成本优化目标,更着力构建长效降本机制,推动企业运营质效与内部生态协同提升,为矿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该公司副总经理薛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