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全矿干部职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有效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风险,营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古城煤矿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扎实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通过多维宣贯、专题培训、“安全体检”等系列举措,构建起全方位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筑牢矿井网络安全防线。
打破宣贯壁垒,让网络安全触手可及
为打破宣传壁垒,确保网络安全知识覆盖全矿职工,该矿精心打造“多场景、广渗透”的宣贯体系,将安全理念融入职工工作生活的每个环节。
(“面对面”科普)
在井口、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LED显示屏成为宣传“主阵地”,循环播放个人信息保护、防范网络诈骗、识别钓鱼网站、应对勒索病毒等主题宣传视频。视频通过真实案例还原网络安全风险场景,让职工直观掌握“如何辨别虚假链接”“怎样保护个人信息”等实用技能,既提升了宣传的吸引力,又增强了职工的风险感知能力。线下宣传同步发力,在宣传栏张贴内容详实的网络安全海报,并组织网络安全人员开展“面对面”科普活动。宣讲人员不仅逐条款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还结合职工日常使用电脑、手机的场景,手把手传授“定期更新密码”“关闭不必要端口”“拒绝来历不明软件”等安全操作技巧,让网络安全意识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践行”。
为避免宣传“走过场”,由矿网络安全技术骨干构成的专项讲解小组,深入各工区(中心)开展“定制化”宣讲。讲解员结合矿井工作实际,围绕“虚假招聘信息辨别”“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工作数据安全保护”三大核心内容,剖析身边可能发生的网络安全案例,让职工对网络安全风险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深刻认知。
瞄准培训关键,把防护技能实战转化
古城煤矿针对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及关键岗位人员这一“网络安全关键群体”,举办专题培训会,由矿内网络安全专业人员担任讲师,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指导”的模式,推动防护技能从“理论”走向“实践”。
(网络安全培训)
培训会上,讲师围绕当前网络安全严峻形势,系统讲解常见网络攻击手段,如勒索病毒、钓鱼攻击、数据泄露等特征及针对性防范策略,并结合网络安全应急处置流程,指导学员掌握“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快速处置”的全流程操作方法。为让培训更具警示性,讲师选取大量真实网络安全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某企业员工使用来历不明的U盘,导致工控系统中毒,最终造成生产线停工;某单位因未规范传输敏感数据,引发数据泄漏风险。”这些案例与矿井生产运营场景高度关联,让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做好网络安全工作的紧迫性和自觉性,敲响了网络安全警钟。
培训结束后,大家深受触动纷纷表示,以前总觉得“网络安全”离自己很远,听了这些案例才知道,一个小小的U盘、一条陌生链接都可能成为安全隐患。“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不是口号,以后会把学到的知识落实到工作中,在数据传输、设备使用等环节多留心、多把关。
查补隐患漏洞,将安全防护常态推进
为切实保障矿井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该矿以“查隐患、补漏洞、建机制”为目标,开展网络安全专项检查,并构建常态化防护体系,推动网络安全工作从“活动式推进”转向“常态化落实”。
(网络设备巡检)
专项检查过程中,该矿检查小组聚焦矿井网络系统、工控设备、数据存储设备、职工办公终端等关键环节,重点排查“是否存在使用非授权软件”“敏感数据是否规范存储传输”“设备端口是否安全关闭”“应急响应机制是否健全”等问题。针对排查发现的隐患,检查小组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及整改标准,确保“发现一处、整改一处、销号一处”,坚决杜绝安全隐患“留白”。
在此基础上,该矿进一步完善“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防护体系,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教育,建立“网络安全联络员”制度,确保隐患第一时间上报;升级网络安全监测系统,实现对网络异常行为的实时监测、预警;规范网络设备、存储介质管理,严禁非授权设备接入矿井网络。同时,建立“实时监测+月度抽查+季度评估”的常态化机制,通过实时监测系统动态掌握网络运行状态,每月抽查重点环节安全情况,每季度开展网络安全整体评估,及时调整防范策略,确保网络安全防护“无死角、不松懈”。
此次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不仅提升了全矿干部职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更在矿区内营造了“人人关注网络安全、人人参与网络安全”的良好氛围。下一步,该矿将持续优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以常态化、精细化的管理举措,为矿井安全运行筑牢坚实的数字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