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基层声音

智能检测防隐患 质量过硬树标杆丨彭庄煤矿精耕设备维修“责任田”

薄常乐 姚磊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16日

为进一步夯实矿井设备维修质量根基,助力矿井生产安全,彭庄煤矿以“强化质量意识、提升维修水平、筑牢安全防线”为主题,全面开展维修质量升级专项行动,推动设备维修工作提质增效。

机修厂1.png

(设备维修)

夯实设备维修基础关

为提升采掘、运输等核心设备的维修质量,该厂机修车间从“精度把控、耐用强度、责任落实”三方面发力,实现维修质量全方位升级。

车间内,高师傅正在维修刮板运输机:“我们精心挑选了耐磨材料,对刮板表面进行了强化处理,有了这‘保护层’,能延长部件30%以上的使用寿命,既减少了井下设备更换频次,又降低了维修成本。不光是刮板,综掘机、采煤机的截齿,我们也给加上了‘保护层’,效果好着嘞!”

高师傅给刮板穿“铠甲”的时候,李师傅对着新修订的《核心设备维修精度标准手册》调试液压支架:“咱们现在对这大家伙的维修,可是一点都不敢马虎咯!手册里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轴承游隙、齿轮啮合间隙,9项关键指标全部量化,每道工序干完都得对照标准严格检测。”他指了指刚装好的部件,“现在维修完出厂,参数达标率必须100%,再不像从前‘大概齐’就能交差。精度上来了,设备耐用多了,井下故障自然也少啦!”

该厂建立设备维修全生命周期档案,详细记录已修复设备的故障原因、维修过程、更换部件等信息,实现维修质量可追溯、问题可倒查,确保维修合格设备“零缺陷”出厂。

机修厂2.png

(智能化检测)

筑牢电气安全防护网

电修车间内,验收员李念友检查着修好的设备,逐项核对电修班组的工作报表:“电修车间的师傅都是‘老把式’,经验丰富、技术娴熟,但设备维修可不能只靠‘经验’,必须有严格的标准。”

李念友的笔记本上,写满了电修车间的工作举措。为保障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该厂电修车间以“防漏电、防故障、强防护”为核心目标,以“智能化检测、标准化维修、规范化验收”为抓手,开展质量升级工作。

制定《电气设备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优化电路检修流程制,明确高压开关柜、防爆变频器等设备的检修步骤、工具使用规范及安全注意事项,要求维修人员严格按流程操作,杜绝“经验主义”导致的疏漏。

采用智能绝缘电阻测试仪,对高压电缆、防爆开关等电气设备进行全量程检测,重点排查绝缘层老化、接头松动等隐患,检测覆盖率从以往的85%提升至100%,实现从“事后维修”向“事前预防”转变,确保设备绝缘性能符合新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同时加强元器件质量“入库前全检”制度管控,避免因零件问题导致的二次故障。

制定《电气设备维修验收规范》,严格验收标准,每台设备由分管管理人员负责从绝缘电阻、接地电阻、运行参数等指标进行逐项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井下使用,确保“零缺陷”上岗。

机修厂3.png

(修旧利废)

树立保障机制风向标

在厂区的光荣榜前,刘师傅指着刚刚张贴的“质量标兵”喜报,笑着对身旁的年轻工友说:“瞧见没?现在咱们每季度都评先进、晒案例,谁技术好、修得精,谁就能上榜!”

该厂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设长效保障机制,系统推动全员质量意识提升和管理闭环形成。

定期组织开展“质量标兵”评选活动,公开表彰维修工作中表现优异的技术骨干,通过案例分享、经验交流等形式,推广先进维修技术与方法,充分调动员工钻研技术、提升质量的积极性。

建立畅通的“质量反馈”机制,主动对接井下生产单位,跟踪设备使用状况,广泛收集维修质量反馈,形成“维修-使用-评估-优化”全流程闭环管理,持续推动维修工艺与标准的迭代升级。

将维修质量纳入长效考核体系,定期开展岗位技能比武、专项质量培训等活动,持续强化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确保高质量维修成为常态。通过制度保障的有效驱动,真正使精益求精、质量为先的理念深入人心,为矿井长期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坚实支撑。

彭庄煤矿机修厂将持续巩固活动成果,建立维修质量长效考核机制,定期开展技能比武、质量培训等活动,不断提升维修人员专业素养,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每一台设备的维修工作,切实以高质量维修服务为矿井安全生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