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屏幕上,资金日报如同一份动态作战简报静静铺展。在郭屯煤矿,一场围绕“钱袋子”的精密攻防战悄然打响。
郭屯煤矿财务管理部团队化身“金融特勤组”,密集对接银行等金融机构,电话、邮件、面谈轮番上阵,进一步寻找更低成本的流动资金贷款。
(财务人员整理报表)
他们紧盯市场窗口,果断出击!一笔笔高息融资租赁旧债被精准“点杀”,取而代之的是新鲜注入的低息贷款。打印机嘶嘶作响,吐出的一张张提前还款凭证,如同不断传来的捷报。
“790万,硬是从利息的‘牙缝’里省出来了。”经历半年鏖战,存量贷款结构被优化重组,财务管理部部长陈鹏看着最终报表,长舒一口气。
年轻税务专员李怡然的办公桌,被荧光笔标记的政策文件堆成了小山。她正逐行扫描着枯燥的法律条文,寻找隐藏的“金矿”——税收优惠。
“环境保护税减免”“土地使用税优惠”……每一个可能的条款都被她标记、圈注、反复咀嚼。“依法合规,应享尽享”,这八个字是她心中的铁律。
(税务专员李怡然查阅政策文件)
为了争取一项关键优惠,白天,她抱着厚厚的论证材料,同税务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逐字推敲方案,条缕分析;午间,她快步穿梭于办公楼,同机电、法务的同事反复沟通,不断收集新的证明材料,直到那天晚上,最终的纳税申报表敲定,她疲惫的脸上绽放出笑容:“成了!这100多万,是政策给咱矿的‘真金白银’。”
作为常年户外工作的仓库管理员,武明晨的皮肤早已晒成深麦色,只见他用指纹粗糙的拇指轻车熟路地划开手机上的“干将”APP,对准一堆锈迹斑斑的矿车部件“咔嚓”拍照。几秒钟后,报废审批流程启动。“以前堆这儿就是废铁,现在点几下,钱就回来了!”他感慨道。
(进行报废审批拍照)
“干将”APP串联起报废、评估、竞价、处置全链条,废旧物资处置周期大幅缩短,资金回笼速度加快。
积压的“沉默资产”被彻底激活。财务数据显示,通过盘活行动,半年贡献创效现金流520余万元。
“这不仅是数字,更是理念的胜利。财务,不再是守着钱袋子的‘账房先生’,它必须成为驱动价值的‘引擎’!成本管控要像掘进一样深入,增效要像采煤一样精准。这场‘价值突围战’,才刚刚开始。”副矿长张广金面前,那份财务管理部提交的上半年创效“1410万”的报告静静地躺在桌面上。
郭屯煤矿这场静悄悄的财务创效,没有井下机械的轰鸣,却同样大放异彩。在键盘敲击、政策研读、物资调拨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里,一条新的效益增长通道被奋力凿开。1410万,是数字,更是宣言,效益的活水,源自管理的精耕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