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宝寺公司,煤炭提质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将“细、巧、实”的管理举措,充分运用到井下生产、洗选加工、储存发运全流程,用实打实的产品质量赢得市场认可。
细字诀:毫厘间控煤质
(标准化工作面)
3304工作面过DF34、DF35断层期间,采煤一区生产二班把“细”字刻进每道工序。班长王广山带领班组实行“毫米级”操作:液压支架压降至最低位,带压移架时精准控制推进速度与角度,让煤机沿煤层纹理走刀,将岩层混入量压到最低。
面对顶板破碎、瓦斯偏高的难题,他们用“细功夫”破局——严格执行端头循环注浆加固,割煤前提前拉移超前架,每一步都卡着规程标准走。月末数据印证成效:原煤含杂率12.91kg/万t,较考核指标降低47%;14.5万吨月产量稳稳达标,工作面工程质量全优,两顺槽支架成线、轨顺物料整齐。“细”字诀,成了井下提质的核心密码。
巧字诀:旧物件里淘金
(巡检皮带运行)
“巧劲省出真金白银。”选煤厂的“巧”字诀,藏在机修班长周保伟的工具箱里。104皮带巷的冲洗装置,是他用锈钢管焊接框架、废旧喷头连接循环水系统组装而成的“清洁神器”,直接将皮带巷清扫周期从1天延长到3天。他设计的机尾接料筛更显巧思,冲尘水带着煤泥进入筛体后,清水回收至沉淀池循环利用,煤泥则重新进入加工系统,实现了资源“吃干榨净”。“省下的都是真金白银。”周保伟的记录本上清晰显示:自动冲洗装置省出3名清扫人力,接料筛每天多回收精煤0.5吨。
作为山东能源集团标杆选煤厂,这里的巧劲体现在每个生产环节:粗煤泥分选系统随煤质调整参数,6项尾煤泥工艺改进让“废料”变“宝贝”,仅设备改造类项目年创效超80万元。
实字诀:真品质赢市场
煤质发运工区的“实”字诀,写在客户认可的成绩单上。区长蒋兴寅手机里存着37302吨煤泥的竞拍记录:0.1元/卡的价格,比周边同热值煤泥高0.015元/卡。秘诀很“实”——带客户扒煤堆验现货,对着2979卡的化验单逐条核对数据。
(夏日“送清凉”慰问)
“实”字诀体现在每个细节:陆铁水运输网保障6.6万吨精煤畅行,客户休息室里空调Wi-Fi俱全,“煤质手册”实时更新,灰分、含杂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调度屏上,商品煤合格率100%、铲车用油省9.2万元的数字亮眼。化验员高姗姗守着检测仪,把七级冶炼精煤灰分钉在8.0%~8.2%,“‘实’字就是承诺,差一丝都不行。”
“‘细巧实’三字经,是我们赢得市场的底气。”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刘勇说,这三个字早已融入生产全过程,让“梁矿煤”既保品质,更创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