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班前会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是安全教育的“第一课堂”,更是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是动员会,更是排查会、誓师会。一直以来,白庄煤矿将班前会作为强化安全意识、提升技能水平、防范安全隐患的重要载体,不断创新班前会形式,持续提升班前会成效,让“小会议”发挥“大作用”,持续强化班组建设,筑牢安全根基。
技能培训 打造“专家小讲堂”
“我给大家讲讲皮带托辊安装、更换、防护的技巧,在安装托辊时......”
在该矿机运工区班前会上,“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寇春刚一边演示,一边精准讲解操作要点,生动地讲述,赢得了职工的阵阵掌声。
(“专家”小讲堂)
该矿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精什么”的原则,由班组长、专业技术骨干、岗位标兵组成“专家团”,轮流上讲台,突出“短平快”,为不同岗位、工种的职工量身定做班前培训“套餐”,遇上新技术、新设备投用,还会邀请外部专家“加餐”,帮助职工解决各类“疑难困惑”。
此外,他们让职工现场提出工作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共同讨论解决措施,将以往班前会上单一的“我讲你听”变为现在的“你讲我讲大家听”。
“我们注重理论讲解与现场演示、师带徒与自学练、技术提升与技能评审三个结合,积极提高职工的动手能力、实操能力和专业技能。”该矿安全监察部副部长陈磊介绍。
警钟长鸣 沉浸式“事故再现”
“通过每周学习事故案例,我的感受是‘三违’行为要不得,要时刻保证工作的专注力,安全生产必须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该矿采煤工区职工宋保深有感慨地说道。
(开展事故案例讨论分析)
为了让安全警示教育入耳入心、不走过场,该矿引导职工将自己置身于典型事故案例之中,换位思考“假如是我,该如何处理现场问题?”“假如遇到同样的问题,自己是否会犯同样的错误?”开启“事故警示—自我剖析—情景模拟—交流反思”沉浸式警示教育新模式,通过班前预判安全风险、班中辨识岗位隐患、班后反思错误操作,不断提高辨别、处理事故隐患的能力,切实筑牢安全生产的思想防线。
交心解压 架起“安全连心桥”
“听说你前阵子家里有点事儿,现在都处理妥当了吧?要是心里还有啥顾虑,可别藏着掖着……”在该矿掘进工区,掘进副总工程师孙健正在与返岗人员进行谈心谈话。
(谈心谈话)
常规的工作安排、安全叮嘱结束后,返岗谈心谈话也成为班前会的“固定动作”。对于因请假、轮休等原因返岗的职工,区队值班带班人员与班组长与其进行一场充满关怀与沟通的对话。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对职工的身心状态进行检测排查,严防精神状态不佳、身体状况不好的职工上岗,对排查出的不适合入井的职工进行“建档立卡”、追踪管理,并积极落实帮扶制度,及时帮助职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用暖心举措守护好职工健康,真正实现“轻装上阵”。此外,他们还加强“战前动员”,针对返岗职工可能生疏的操作流程、近期更新的安全规章制度进行详细讲解,让职工从班前就开始进入状态,踏踏实实上好“安全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