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岁尾,梁家煤矿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践行“办矿先治灾、抓大不放小”理念,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深入开展“三项行动”,查治隐患、对标提升、防治灾害,全力以赴抓生产保安全,稳步冲刺,奋力跑好全年工作收官“最后一棒”。
(查治隐患)
风险隐患整治清零行动
梁家煤矿对照《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所列举的15大项、81小项具体项目,组织全矿各专业每月开展一次自查自纠。由矿井主要负责人牵头,各专业参与,逐条逐项进行问题排查、整治、销号。重点加强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运用底线思维对重大风险予以评估,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定期召开“双防”会议,开展专项检查,做到重大风险不失控、不漏防。
“我们建立了专业单位自主管控、领导带班现场检查、部门科室跟进监督的“三方联动”机制,坚决切断由重大风险向事故隐患转化的关系链条。凡是因重大风险失控导致的隐患,一律进行分析处置。”梁家煤矿安全总监郝守田介绍。
该矿推进“双防”平台功能升级,配备与“双防”信息系统兼容的井下防爆数字手机。通过手机可以对风险隐患管控治理情况一览无余,对当班发现的问题隐患即查即入,并运用网络互联进行共享,提醒责任单位第一时间落实整改。同时,该矿鼓励全员查治隐患,发挥职工零距离、全时段熟悉现场的优势,提对安全生产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四季度以来,采用员工合理化建议查治隐患280余条。
(提升现场面貌)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升级行动
11月30日上午,梁家煤矿每月1次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推进会在井下召开,在本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评选过程中,综掘三区、安撤工区、运输工区3个区队脱颖而出,被矿井授予“达标先锋”称号,成为各区队对标学习的标杆单位。到井下现场召开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会,在实地观摩、互学互鉴中实现共同提升,是梁家煤矿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有效举措。
“斜巷运输专项整治,皮带工区负责9项工程,上周计划1项,实际完成1项,截至目前,合计完成9项工程,总体完成率达100%。”12月9日周安全办公例会上,调度指挥中心主任陈磊对全矿范围开展“四个专项整治”情况进行通报。采掘工作面和皮带机道专项整治、斜巷运输专项整治、变电所专项整治、通防设施专项整治是推进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是贯彻落实新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办法》《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的一项重要工作。过程中,该矿严格“日管控、周通报、月考核”,以此保证专项整治取得成效。
今年以来,该矿先后创建了1100工作面、东副巷1#皮带、二采变电所等“精品工程”,并根据现场情况制定了2025年“精品工程”创建项目和实施方案。以点带面,动态达标,全面推进矿井整体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持续升级。
(防灾治灾)
矿井自然灾害精准治理行动
梁家煤矿秉持“办矿先治灾”理念,运用“想复杂、干简单”思维,加强隐蔽致灾因素排查和治理,“一区一策、一面一策、一巷一策”制定、落实灾害治理方案。结合该矿井下生产实际,对矿井煤尘、顶板、瓦斯、水害、火灾等自然灾害,采取得力举措,全面加强防治。
“我们对矿井四采区的通风系统进行了优化,将原轨道进风,皮带、专回回风的“1进2回”通风系统改为轨道、皮带进风,专回回风的“2进1回”通风系统,使四采区的通风系统更加合理、可靠。对东翼回风大巷进行了返修扩刷,增加通风断面,解决了该区域通风量“卡脖子”问题,提高了通风能力。”梁家煤矿通风专业副总师王鹏介绍。
该矿持续优化矿井通风系统,保持通风系统的分区、独立、完善、可靠,及时封闭废旧采区、巷道,对通防设施实施量化规范管理,失修巷道扩修率达到80%以上。同时,高度重视防灭火管理,狠抓采空区自然发火“三带”观测结果分析运用,对采煤工作面、井上下煤仓、高氧密闭实施系统防范治理。采煤工作面按照“一面一策”的思路制定防灭火专项措施,生产过程中抓好层位控制,合理布置拆架硐室,优化回撤工艺工序。
“我们不断强化瓦斯管理,保持‘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敬畏,发挥瓦斯智能巡检系统作用,加强掘进迎头和采煤工作面两隅角管理,严防瓦斯集聚。启封密闭、揭露老巷、巷道贯通超前预测,提档管理。”该矿通风工区区长王洋介绍。
在巷道顶板管理方面,该矿树立“掘进为回采服务”的理念,持续优化掘进支护质量。采用“主动+被动”支护方式,提高巷道支护质量,确保“掘进期间不破坏、采煤期间少返修”。推行支护材料“实名制”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均可追溯,组织支护质量督查小组,进行动态检查、考核、通报。在矿井水害防治工作中,该矿整理出不同区域、不同时段水情数据,探明查清隐蔽导水构造、老空水、地表水、松散地层水等可能诱发突水的致灾因素,开展水质化验分析,分口实施管控措施,采取疏、导、排等措施加强散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