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单轨道岔、托辊、H架等修复原值累计83万元,旧钢材复用原值137万元……通过修旧利废节约资金近800万元,发放奖励金额56万元。”在郭屯煤矿11月份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物资管理科负责人韩强通报了1-10月份修旧利废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郭屯煤矿坚持“管理提效、资产提质”理念,秉持“能用不换、能修不买”原则,将降本增效作为提升效益的制胜法宝,通过系列创新举措与严格管理,让废旧物资“华丽变身”再返岗,把“旧资产”变成“新资源”,为矿井高质量发展助力。
(盘点废旧钢材)
在郭屯煤矿,物资仓库设备管理员武明晨堪称“资源导航仪”。他在物资管理岗位上默默耕耘多年,对仓库内的各类物资了如指掌,无论是废旧材料还是可用配件,他都能精准定位。只要区队人员前来询问所需废料信息,他就像一台“活电脑”,迅速报出物料的具体位置和数量,大大提高了废旧物资的调配效率。
在维修方面,准备工区机修队的侯全义可以说是“修复大师”。他技术精湛、经验丰富,多次带领团队攻克维修难题。就拿单轨吊道岔维修来说,以往难度大、耗时长,侯全义经过摸索,研制出一套高效维修方案。现如今,机修厂每月能够稳定维修三个单轨吊道岔,这些修复后的道岔重新安设在运输线路上,保障了运输安全与顺畅。
(修复单轨吊道岔)
而运输工区的技术骨干王安明则是创新利用废旧物资的“创意先锋”。他善于挖掘废料的潜在价值,给原本被废弃的物料重新赋予生命。曾经闲置旧铁板,在很多人眼中也许是一堆废铁,王安明却独具慧眼,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巧思,将其改造成井下电机保护罩。这一小改小革不仅解决了电机防护的安全问题,还节省了采购新材料的费用。
为推动物资回收及修旧利废工作,郭屯煤矿建立了一套全面而细致的管理体系。据负责物资回收工作人员范允夫介绍,“我们对各区队升井的废旧物资严格执行分类程序,并在物资管理部门现场评估后进行上缴。针对上缴的废旧钢材,机修厂筛选出可再利用的材料,确保各区队制作加工件时优先使用挑拣出的钢材。”
(领取修复托辊)
在维修厂房内,物资管理科设备管理员王伟正在盘点修复好的物资。“通过修旧利废,我们仓库的物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以前积压的废旧物品现在都成了宝贝疙瘩,很抢手。”王伟说。
为了激励全员积极参与修旧利废,他们实施了极具吸引力的奖励制度。“对废料加工件、修复材料设备等修旧利废项目,我们根据原价值的比例进行奖励。表现突出的职工每月最高可获得900元的奖励,极大地提升了大家节支降本的积极性。”该矿经营管理科科长李军委介绍。
(废旧钢材再利用)
此外,他们还严格实施周转材料不升井制度,通过就近调拨原则,减少运输环节,节省人力物力。如运输工区通过协调闲置轻轨外运和调拨,节约采购费47万元,并对管路、配件进行了有效调拨,提高了物资利用率。
“我们将持续加大废旧物资回收和修旧利废力度,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控制新材料投入,提高物资综合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该矿党委委员、副矿长季现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