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中心,我是3305综采工作面跟班副区长武婷斌,3305轨道顺槽超前40米范围内发生冲击地压事故……我已安排电工切断现场电源,并带领现场作业人员及受伤人员沿避灾路线向外撤离。”在郭屯煤矿2023年度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演练中,综采工区跟班副区长武婷斌沉着应对、果断处置。
(冲击地压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今年以来,郭屯煤矿牢牢扭住重大灾害治理“牛鼻子”,坚持“科学管控、超前治灾”原则,狠抓“三限三强”措施落实,着力打造强基础、控源头、重保障“三位一体”防冲治理体系,坚决筑牢防冲“铜墙铁壁”,为职工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强基础固本培元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郭屯煤矿不断健全完善防冲层级管理机制,成立了冲击地压防治管理领导小组和防冲机构,组建专职防冲队伍,在配备防冲副总工程师的基础上,又增设防冲副矿长岗位,管理技术人员坚持“以老带新”,优先充实增加防冲专业大学生人才,作为后备防冲技术骨干培养。
郭屯煤矿建立了严密的监督考核体系,形成了完善的防冲工程效果检验、工程验收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刚性落实,量化标准、精准考核,确保防冲工作取得实效。
(防冲专业知识培训)
该矿高度重视防冲队伍素能提升,通过持续开展防冲专业技术培训,不断强化职工规范操作意识,为防冲安全夯实根基。“我们每期全员安全培训,都有防冲专业知识授课内容,目前已进行20余场次,超2000余人次接受了培训。”该矿防冲副总工程师吴延成介绍。
他们还大力推行安全流程化管理,从标准、流程、规范操作入手,将视频远程监察融入日常监管,对井下每班防冲作业实施视频动态检查,确保操作规范、质量达标。
控源头优化布局
郭屯煤矿严格执行能源集团“布局合理、生产有序、支护可靠、监控有效、卸压到位”防治措施,将集约生产、合理布局作为抓好防冲工作的“先手棋”。
“我们坚持‘一厚一薄、分区开采’开拓布局,实施厚煤层南北两翼跳采生产,留足开采作业后顶板稳沉时间,最大程度降低采动应力叠加影响。”该矿总工程师赵仁宝介绍。
(严格执行限员制度)
该矿持续优化巷道布置,将南翼开拓巷道、三采区准备巷道由煤巷调整为岩巷布置,并保证大巷间距不小于40米,从源头上消除冲击载体。
与此同时,他们还将113上01轨道顺槽布置在13下14采空区稳压区内,充分发挥保护层开采作用,最大限度降低煤体应力集中程度。
为降低应力环境,解决沿空巷道变形较大的问题,郭屯煤矿率先在四采区中厚煤层实施沿空留巷技术,通过定向爆破有效切断顶板应力传递,使留巷处于卸压区,有效解除了沿空顺槽高应力威胁。
据了解,对比四采区小煤柱工作面微震、应力监测数据,沿空留巷工作面单个微震事件能量均未超过1万焦耳,总频次减少31%,应力红色预警次数较实体顺槽减少45%,真正从源头上降低了冲击地压的风险。
重保障提升质效
科学适用的支护体系是实现有效防冲的关键。郭屯煤矿牢固坚持“一面一策”,确保支护体系抗冲击能力安全可靠。
“我们加快推进掘进支护液压化改革,将厚煤层托顶煤支护逐步由单元支架替代可缩性钢棚,提高冲击动载变形可缩性能。”该矿生产技术科负责人王明辉表示。
(安监员严格检查支护情况)
针对厚煤层回采工作面沿空顺槽超前段出现变形问题,该矿通过现场试验与数据分析找准围岩控制薄弱点,采取超前30米加密单元支架方式,增大顶板护表面积和承载强度,有效减少帮部变形、锚杆(索)剪切破断与高应力预警。
郭屯煤矿立足装备保安,先后引进掘锚一体机、横轴硬岩掘进机等智能化重装备,增加液压支护设备投入,在提升巷道抗冲击能力的同时,提高被动支护效率,确保采掘接续合理、防冲治灾时间充足。
他们还致力于持续优化快速卸压工艺,引进快速高效卸压钻车提高卸压效率,单孔卸压时间由70分钟缩短至45分钟,卸压效率同比提高35.7%。
“我们全面应用深孔爆破断顶卸压技术,通过钻孔取芯优化施工工艺和参数,降低和切断巷道围岩应力传递,实现能量‘快水缓流、高能低放’。”该矿副矿长李雪峰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