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蕴藏在政策中,2023年以来,我们累计获得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减免77.6万余元、稳岗补贴8.2万元,预计今年还可获得稳岗补贴79.7万元……”王楼煤矿人力资源科朱宁念起了“政策创效经”。
据介绍,王楼煤矿在努力实现煤炭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坚持把“政策创效”作为提升矿井发展内涵、增强降本增效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金钥匙”,通过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切实把国家的“政策红利”转化为矿井发展所需的“真金白银”。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持续加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宣贯落实工作力度,认真研究国家及地方出台的《财政部关于调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政策的公告》《残疾人保障金管理办法》《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的通知》等制度规定,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应享尽享,助推矿井低成本运营、高质量发展。
(工作人员研究政策红利)
“根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相关规定,我们只要安置15名残疾人即可免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而且超过这个人数后,我们还能获得一定金额的政府补贴……”该矿人力资源科薛鹏飞仔细琢磨着文件,仿佛又看到了政策创效的“新大门”。
为加快推进矿井残疾人证办理工作,他们多措并举、统筹谋划,一方面,将国家、地方和企业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宣传好,尤其是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每月发放残疾人补贴方面进行重点宣传,引导符合条件的职工积极办理、主动办理;另一方面,安排专人负责残疾人证办理手续和所需材料,主动联系属地残联工作人员,指导办证人员组织相关材料,并统一安排车辆组织职工进行现场鉴定,提高办证工作效率。
(公示栏张贴惠残政策明白纸)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行之有效的各项工作举措,王楼煤矿核定残疾人就业人数由2022年的7.25人增加至2023年的12.83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同比减少支出77.57万元。截至目前,该矿已安置残疾人20名,预计2024年以后,将彻底告别建矿以来每年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历史。
不仅如此,该矿还在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方面下功夫。“根据文件规定,我们符合今年的申请条件。但是中小微企业是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返还,大型企业却只返还30%。”该矿人力资源科盛卫俊介绍。
为充分享受政策红利,该矿人力资源科认真研究大、中型企业的划分标准,严格遵照相关规定,依法合规办理相关手续,最终顺利将王楼煤矿由大型企业变更为了中型企业,稳岗补贴返还比例由30%提升至60%,稳岗补贴由35万元提升至7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