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1.76米的个头,白皙的脸庞,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嫣然一副白面书生模样。然而,班里的职工却总是当面喊他“黑脸”班长。凭借着辛勤的付出和智慧,他先后被能源集团、鲁西矿业以及唐口煤业评为“先进工作者”。
(伏案搞创新)
伏案到深夜搞创新项目,是孔明多年来养成的工作习惯。“虚心好学,不怕吃苦,乐于钻研,总是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事如此评价他。
2006年9月,孔明来到唐口煤业运搬工区,成为了一名轨道工。通过努力,不到四年的时间,他便晋升为运输班班长。近几年来,孔明平均每年下井260多天。提起孔明,身边的人都竖起大拇指,“为大家着想,他敢挑刺”“他善于和职工沟通”“他干活勤快、脑子灵”。
2023年6月20日,电机车司机王朋飞从南轨往外拉载车,行至南大巷门口弯道时,车速过快。正巧被班中巡查的孔明逮了个正着。
“开这么快急着干什么去?你的安全意识太差劲了!”孔明黑着脸大声吼道。
“我还不是为了咱班早点完成工作任务?”王朋飞不服气地辩驳。“再急,也得按章作业!不能超速。”孔明严肃地说。
中秋节当天晚上,正在与家人吃团圆饭的王朋飞手机“嘟嘟”响了两下,他拿起手机一看,是孔明发来的短信:“中秋快乐,阖家团圆!那天怪我对你大吼大叫,可是事故从不和咱商量,为了弟媳和可爱的孩子,为了家庭美满、阖家幸福,咱就得保证安全不出事……”王朋飞眼睛一下子湿润了,感觉孔明这张“黑脸”又可爱又可敬。
2023年7月11日夜班,孔明来到北轨630大巷,叫住正准备开车的青工刘磊,把早已准备好的一瓶营养快线递到刘磊手中,并祝福道:“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接过这份生日礼物时,刘磊一愣神:“孔班长,你怎么知道今天是我的生日?”“平日里,你们总笑我在随身笔记本上偷偷地记着啥,全班25个兄弟的家庭状况、身体状况、生日、工作特长,我记得一清二楚。可你今天班前的安全作业岗位描述,却是丢三落四……”一阵“黑云”漫上孔明的脸。刘磊望着这张“黑脸”,脸一红,不免有些惭愧。
(现场抓安全)
“你放心,孔班长,拿不到公司安全作业岗位描述比赛冠军,我就离开这个班。”刘磊迎着巷道明亮的光束,驶向了前方。
孔明在乘坐平巷人车时,觉察到人车碰头连接处的震动声,十分刺耳。他动起了脑筋,每天瞅着运行的人车,不时地用两手反复扣拉,反复琢磨,嘴中还不时地小声嘟囔。工友们悄悄地嘀咕道:这“黑脸”着什么魔了?没过几天,孔明向工区建议在人车碰头连接处加入弹簧,弹簧内部套上连接轴。经过反复实验,实现了人车起步受力平稳、急刹车缓冲的双向效果。“孔班长,这招还真见效,没了那‘动感音乐’哩。”人车跟车工高守来赞叹道。
几年来,孔明带领班组成员在群众性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累累硕果,先后参与侧开式石子装载装置改装,卧闸自动复位、阻车器与卧闸联动设计,并添设了电瓶移动架。
(班组展风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工区领导和班组同事们的鼓励化成一阵阵欢声笑语,激励着这名“黑脸班长”在安全运输线上大踏步前进,尽展新山能、新鲁西、新唐煤最美的矿工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