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健康企业现场评估验收)
9月17日,梁宝寺煤矿顺利通过省级健康企业现场评估验收。
多年来,梁宝寺煤矿高度重视健康企业创建工作,从民生关切入手,创新实施了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有效举措,逐步形成了以“谋求全员健康福祉”为核心的“1+4+N”健康企业建设方法论。其中,“1”代表1个核心,即以谋求全员健康福祉为核心;“4”代表4个建设,即做好健康制度建设、健康环境建设、健康文化建设及健康管理与服务建设、担当社会责任建设;“N”代表采取N项措施为4个建设提供保障。先后获得“煤矿安全与职业卫生评估A级矿井”“省级文明单位”等10余项荣誉称号。
该矿组建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为组长的健康企业领导小组,设立了健康企业建设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4名,细化责任落实,先后研究印发了《梁宝寺煤矿健康企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30余项管理制度,同时将职业病危害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融入健康企业日常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制定员工健康体检计划,组织健康体检1800余人次。今年以来,组织开展25期职业健康专题培训,制作“高血压”“高血脂”宣传手册,发放给职工,提高职工健康意识。利用宣传牌版、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开展宣传培训,职工参与度达100%。开展争当“健康达人”活动,共有9人荣获年度健康达人称号。2022年有3人荣获济宁市“职业健康达人”称号。
(健康宣讲润人心)
“你参加‘健康企业建设员工感知度问卷调查’了吗?回答问题还能领奖呢。”近期,该矿在全体职工中开展健康企业建设员工感知度网络问卷调查,了解职工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态度和需求,为进一步改善职工作业环境,提高职工健康水平的综合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他们充分发挥宣传助推作用,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手段,实现多媒介、多渠道、全方位健康宣传教育目的,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健康企业创建的浓厚企业文化氛围。工会工作人员进区队组织健康企业有奖答题16次,发起“我为健康企业提建议”等活动,征集建议58条。大力开展“民情日记”“协管注安”“情暖腊八”“夏送清凉”等活动,为员职工排忧解难,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全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梁宝寺煤矿为加快推进健康企业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将职业病防治培训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健全医务机构,配齐医疗设施,建立了集“诊疗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为一体的职工医务室。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掌握职工健康状况,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树牢“坚守科技创新、助力健康梁矿”理念,大力开展科研攻关活动,井下普及使用红外净化微喷雾,推广使用湿式高效除尘风机,在掘进工作面安装使用KCS系列高效除尘风机,实现控尘、抽尘、除尘等功能。推广使用机载式自移喷雾,实现全断面自动喷雾。通过自动化的投入,最大限度地减少接触粉尘、噪声等对人体的危害。
(全员免费健康体检)
普及健康生活 优化健康服务
该矿打造集健身、乒乓球、台球、棋牌等为一体的“文体中心”,每天接纳健身人员60余人次,营造“全民健身”良好氛围。按照便利、实用原则,建成职工图书室,并对各类图书分类进行摆放,累计借阅图书1000余册,心理咨询室接待358人、心理宣泄室接待287人。切实让职工在企业同样感受到“家”的温暖,提升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开展“营造无烟工作环境 倡导绿色健康生活”等主题宣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严格执行卫生消杀制度,强化鼠、蝇、蚊、蟑螂“四害”消杀,病媒生物密度得到有效控制。加强职工饮食管理,打造健康优良就餐环境,投入60余万元对职工食堂进行改造升级,开设了24小时智能便利超市,职工食堂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合理划分区域布局,打造健康优美矿区环境,按照“两合理、两分开”要求,合理划分生产、辅助生产和非生产区域,通过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开展“绿化养护工程”,实现了环境卫生、绿化覆盖“双达标”,矿井绿化覆盖率高达37%。
(篮球赛健身强体)
梁宝寺煤矿在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上,始终秉承“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宗旨,统一考虑,综合安排,以工程技术措施为主,改善生态环境,达到田、水、路统一规划和治理的目的,构成高标准、可持续发展农田和生态修复治理区。累计完成采煤塌陷地治理10327.07亩,稳沉塌陷地治理率达到100%,形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沟相通、管相连、水成片的生产利用格局。项目建成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获得了群众高度评价,受到了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表扬,嘉祥县县委、县政府专门送达了公开感谢信,对梁宝寺煤矿在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这次评审给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很多考核标准点到了我们自己没想到的点子上,对企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很有益处。”梁宝寺煤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玉鼎表示,在健康企业评审中的扣分项正是企业未来改进和提升的方向。梁宝寺煤矿将以健康企业评选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工作环境的病媒生物防制,积极组织职工参与健康知识培训,按照评分细则为职工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