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内)
基层声音

彭庄煤矿:“333”体系激发安全生产新动能

杜中允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02日

彭庄煤矿综采工区检修班通过不断探索,围绕“三个聚焦、三个强化、三型班组”提炼出“333”体系建设,为矿井安全生产注入新动能。

聚焦理论“灌输”

(班前会学习)

该班组通过“三会”抓实全员安全意识,员工到达工作岗位后,由班长集合召开3分钟岗前碰头会,分析当班工作安全隐患和注意事项,做到“提醒与自我提醒”,明确当班安全重点,观察班组成员的实时动态,对不安全因素进行事前思想教育,确保关口前移有效。

同时,他们还常态化开展现身说法引导会,利用微信群、班前班后会、“三违”人员现身说法等形式,全方位引导职工从思想上、行为上提高控制不安全因素的能力,强化“安全第一”意识,掌握“我会安全”的技能,履行“我管安全”的责任,发挥安全教育的重叠效应,筑牢安全思想防线。

此外,他们还围绕自身开展班组教育引导会,重点就安全对个人、家庭、企业的重要性展开讨论,分析事故后果造成的个人得失、家庭影响、企业损失,强化思维管控,时刻紧绷安全弦,营造出“一人为安、全员保安”的浓厚氛围。

聚焦岗位“实战”

(现场技术讲解)

他们实行内部“传帮带”,根据班组成员的工作经验和技能水平差异,制定“新老结对”帮带方案,精心挑选业务骨干,采取“一对一”与“一对多”相结合的方式,言传身教,传授工作经验,充分发挥自身业务优势,积极为年轻员工解惑答疑,促进整体业务水平提升。

同时,他们还实行“包机制”,推行“人人成为设备主人”的管理理念,在检修范围内所有设备实行包机责任制度,做到了设备到人、责任上肩,并明确“耳听”“眼看”“手感”检查三步工作法,动态检验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此外,他们还制定完善《核心设备设施维护保养方案》,尤其针对工作面生产期间,推行“全流程”检验方案,对设备开机率、皮带满载率及割煤、拉移支架、推溜、超前支护等工序全程纪实,综合分析,找时间差、找人员差、找工作量差,优化流程管控,提升设备运行可靠性。设备运行效率的提升,使综采工区生产时间由原来的每天两班生产,下降到单班6小时生产,大大减少了职工的劳动时间。

聚焦求是革新

(巷道标准化)

该班组实施创新激励,实现了由标准执行到标准制定的转变,他们率先实行支架、管、线、电缆、皮带机、转载机、运输机“七条线”线性管理,并主导制定了90余项验收点及数据标准,做到现场动态管控,工作面多次被评为高标准精品工程。目前“七条线”线性管理工作法已在彭庄煤矿得到全面推广。

据了解,4309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煤层较厚,正常回采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回收遗留下的底煤,该班组班长朱成群通过现场写实分析,改进工作流程,用矸石置换工作面两顺槽底煤,成功回收底煤近3000余吨,累计创效约600余万元。

同样得益于现场写实,他们对煤粉垒墙进行优化,用矸石代替煤粉进行装袋垒墙,不仅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更减少了矿井无用功的运输与提升,创效16万余元。在全员创新方面,该班组积极引导组员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大胆进行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并实行内部评比奖励,调动全员热情。

此外,面对工作面撤面造条件频繁的难题,他们积极探索,创新改进联结方法,将两张网现场编织形成“一张网”,工效明显提高。“一张网”的成功应用为矿井节约材料成本2万余元、人工成本10万余元。今年以来,该班组还累计完成小改小革10余项,创造效益32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