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鲁西煤矿不断强化成本意识,采取修旧利废、回收复用等精益化成本管控措施,深挖降本创效潜能,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废旧物资“大清理、大整顿、大回收、大复用”活动。运用物料定置化、调剂周转集约化管理,达到物料数量状态的可视化、有序存放,实现闲置物资价值利用的最大化。
事无巨细“摸家底”
“我们通过让各业务部门按照责任区域划分,对分管范围内闲置物资的类型、数量及新旧程度进行全面摸排,并建立台账,形成清单,为整体规划储存区、制定清理整顿方案打好了基础。”经营管理科科长冯兴丽介绍。
该矿按照谁的区域谁负责、谁分管的业务谁统筹协调原则,结合“推进市场化、精益化融合管理深化”“两金占用、清仓利库和资产清查专项整治”“一季度质量标准化提升季”等活动,对矿井上下区域范围全覆盖、物资材料类别全覆盖清查整顿,共排查出闲置物料170余宗,闲置设备223台(套)。
(盘查清点物料)
各得其所“快周转”
“我们通过合理选择运输便捷、环境安全、储存空间好的巷道硐室作为井下区域化物资周转中心,让闲置物资‘安家落户’,提高了周转利用率。”机电环保科材料管理员季勇介绍。
该矿把井下闲置且不需要修复即可直接使用、周转周期不超过6个月的材料物资,进行分类存放,建立台账,在材料调剂时,可对照台账明细,结合存放地点、使用地点和材料型号,有效调剂、准确分配,提高利用率。充分利用闲置厂房、场地,按照物资属性,合理划分地面储存功能区9处,将各类材料按照待修区、完好区分别存放、挂牌管理,既堆放整齐,标识清楚,又账目清晰、领用方便。
(废旧物料定置管理)
条分缕析“再就业”
该矿各部门按照经济性原则,分类制定了修复利用方案,将完好可直接使用的妥善存放,有需求计划时再优先使用;性能完好,因新工艺改进停用的设备,鼓励调出或租赁创效;需进行修复的,做好修复经济性分析,并制定修复方案;确无修复价值的,履行鉴定手续报废处置。各业务部门安排专人全程做好协调监督,坚持边清理整顿、边检测鉴定、边清点造册,确保“一次做好、一次做对、一劳永逸”。
(修旧利废再利用)
“我们对井上储存功能区进行了合理划分、分类存放,一举三得,改善了矿容矿貌,减少了存放不规范造成的搬运浪费,解决了想用找不到、找到不能搬的问题。”该矿机修厂负责人菅光雷介绍。
截至3月底,该矿共升井闲置自待修设备109台套,修复盘活60余台套,节约新设备投入300余万元,升井闲置物资160余车约240万元,废旧材料处置变现216万元,及时退租设备节约租赁费2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