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栏目
优秀征文

【心动鲁西】“薄”变中的力量,这就是答案!

作者: 里彦煤矿 陈宜勇 张尽祥)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25日   来源: 鲁西矿业有限公司

翻开煤炭工业的发展年轮,似潮汐起起伏伏,有涨有落,但始终呈现螺旋式上升趋势。几十年间,有志气凌云的“黄金”十年,更有血雨腥风的“至暗”时刻,生产见证着煤炭人的决心,而市场又在考验着煤炭人的信心。作为煤炭工业一个特殊的微缩景观,里彦煤矿在历史的长河中尽管只是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但他就像阳光下的一滴水,始终折射着七彩光芒的变幻,特别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彰显着“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独特气质。

里彦煤矿开采的是薄煤层。薄煤层?究竟有多薄!?对于薄煤层开采,绝大多数人更是没有概念的,其实就是在“肉都藏在骨缝里”、平均仅有1米厚的煤层中打眼放炮,人连腰也直不起来,膝盖都磨出了血,用铁锨把煤攉出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随着新时代号角的吹响,里彦煤矿因时而变,以变应变,让党的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让更安全、更体面劳动在变革图存、创新发展中成为新时代矿工的幸福指数,实现了从炮采到高档普采再到智能化综采的“三级”跨越,释放了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创造了属于里彦煤矿新时代的传奇。在这一代又一代“薄”变的征途上,有着一连串“不得不说”的故事。正是这些故事,蕴藏着一把把破解“当前形势怎么看、面对困难怎么办、立足岗位怎么干”密码的“金钥匙”。

采煤工匠“孙箩筐”

老共产党员、原采煤工区副区长孙景国与炮采有着不解之缘,在薄煤层的“夹缝里”跪着打眼,爬着攉煤,炮烟把人呛得喘不过气来,支护顶板、回柱子、移溜子全凭人力,一干就是30多年。老孙能干又会干,总是冲在最前面,而且点子多,在当队长的任上,为了能多攉些煤,他特制了一张加宽的大板锨,一锨就是一箩筐,被工友戏称为“大板锨孙箩筐”。

2019年6月,刚用上机械化综采机的新鲜劲儿还没过,16703工作面就遇上了断层破碎带,支护难上加难,更别提产量了,让那些更习惯炮采工艺的老工人满肚子牢骚,都打起了“退堂鼓”。“有了这新玩意儿,我就不信咱们抠不出来‘骨缝肉’!”孙景国不仅亲自现场干,带头钻研学,把机械化综采各项工艺摸了个透,还手把手挨个教,硬是把快要散了的心拧成了一股绳,工作面平均工效从原来的每工6.4吨提高到了每工14.3吨,实现了产量翻番、效益翻番。2020年12月,里彦煤矿全面取消了炮采工艺。

关键的一年,孙景国360天都在岗位上盯守着,而那一年,最让孙景国心生愧疚的是,他的父亲病了,还向他隐瞒了病情。一次通电话,妻子不小心说漏了嘴,原来父亲得的是癌症!放下了电话,请了假,顾不上夜班后的疲惫,匆匆赶回了家。见到父亲的那一刻,一向沉稳的他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情感,流下了惭愧的泪水。然而父亲的坦然、妻子的理解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

有人曾劝他:“老孙,快退休了,别太拼了。”

他的回答简洁而又坚定:“不行,关键时刻,咱党员不上谁上!”

不辱使命“王万里”

2020年6月,里彦煤矿把薄煤层智能化开采作为头等大事,迅速成立团队,机电科科长王自桥“临危受命”,带队先后赴重庆、山西、陕西、四川等地调研,行程10万多公里,方言听不懂就来个“纸上谈兵”,水土不服就拿止泻药当“餐后零食”,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王自桥暴瘦了整整20斤……

2020年9月23日,远在2000多公里外的万重山处,忍不住喜悦的王自桥正在车上汇报着战果时,前方山体突然滑坡。驾驶员王军迅速反应,但还是没有完全躲过一块滚石的无情下砸,王自桥的胳膊瞬间被变形的车体挤压骨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距离与厂家约定的时间越来越近,王自桥一边包扎一边催促王军说,不用管他,抓紧跟厂家见面,好不容易争取到了机会,绝不能错过!

当天下午,当王自桥得知已经顺利拿到“三机”配套参数和技术措施时,躺在病床上的他,高兴得像个孩子,嘴里还嘟囔着“真是太好了,值了!值了!!值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底,新型采煤机在里彦煤矿成功应用,向智能化迈进了一步;2022年6月,里彦煤矿首个基本型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投入生产,全面取消了高档普采工艺,奏响了消灭炮采炮掘的胜利凯歌,采煤工效再进一步,达到了每工20.8吨。

有人问他:“矿上给你多少钱,这么拼命?!”

他的回答厚重而又朴实:“咱是党员,组织交给的任务,就是豁出命去,也得完成啊!”

检修设备“姬入迷”

姬超,作为孙景国的“爱将”,从最普通的工人成长起来,有着和孙景国一样的经历、理想和气质。当他挑起班组长的担子,正值里彦煤矿取消高档普采工艺,大力度推进智能化开采之际。为了第一个基本型智能化工作面尽快投入试生产,他整天爬面,经常直不起身来,腰酸背痛的,而膝盖又经常起泡、出血,甚至里面有了积液,走不动路。他一心扑在机械化、智能化工艺变革上,因为一切都要在零平台上从零开始。除了向厂家求教、现场跟学以外,一年只休十来个班的他,回家了也就是个甩手掌柜,痴迷于“上网”学。正是凭着这股钻劲、韧劲,让综采工作面设备故障率从50%下降到了4%。有一次,为了尽快解决采煤机变频器故障问题,他自己开车前往兖州厂家送修,并指出厂家判断有误之处;他三番五次上下井,排查、拆检、安装,连续奋战24个小时,连饭也忘了吃,只喝了一瓶水。

2023年8月,里彦煤矿首个无人化智能工作面安装进入关键时期。为了加快安装进度,确保工作面如期投入使用,他忍受着低烧不退的煎熬,跟进组织、跟随安装。医生建议他在家休息,但他为了不影响工作,仍然每天下井盯靠在现场,没休一天班。他持之以恒的努力,让这个智能化工作面实现了面内2人、单面生产矿井即可达产,直接工效提高到了每工106.6吨。

有人问他:“你老是这样干,不觉累吗?”

他的回答明了而又干脆:“我是一名党员,我必须想在前,冲在前,干在前。”

新时代新征程,前进路上,正是有了像他们这样信念坚定、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的一个又一个优秀共产党员,与企业共成长、共奋进,让鲜红的党旗在平凡的岗位上高高飘扬,在时代的洪流里直挂云帆、破浪前行,让里彦煤矿破茧成蝶、涅槃重生、喷“薄”而出。

荀子曰:类不悖,虽久同理。我们用“团结一致向前看、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坚毅镌刻了辉煌的历史丰碑!放眼未来,只要我们咬定“一家人、一盘棋、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的“青山”不放松,一切风雨都将过去,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