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栏目
深化转增提 聚力谋发展 改革创新暨度危求进高质量发展

郭屯煤矿:3米煤柱“瘦身” 撬动千万效益!

作者: 孔庆玉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02日

在郭屯煤矿2307轨道顺槽施工中,他们将煤柱宽度从常规的5米科学“瘦身”至3米,这看似微小的2米差距,不仅有效提高了矿井回采率,最大限度使优质资源“颗粒归仓”,更撬动了高达千万元的综合经济效益。

(采煤工作面)

在煤炭开采作业中,煤柱宽度一直是道难以抉择的“选择题”,宽了浪费资源,窄了威胁安全。郭屯煤矿2307轨道顺槽地质条件复杂,西临煤层露头、北靠采空区,厚硬砂岩顶板如同悬在头顶的“巨石”,如果依照传统设计思维,那么5米煤柱一定是“安全标配”,但该矿技术团队却敏锐洞察了其中的“资源冗余”。

“‘瘦身’绝非盲目冒险,而是依据数据科学决策。”该矿生产技术部主管技术员姜启彬展示了三维模拟图纸,“我们综合以往的成功经验,对不同煤柱工况下的巷道应力、稳定性及隔气效能进行了反复模拟和推演,最终确定3米煤柱方案安全可行,并在末端试验段成功突破了2.5米的极限。”

正是这种“量体裁衣”式的优化,使得856米巷道额外回收煤炭9241吨,直接增收1003万元。

(设计优化)

煤柱“瘦身”是起点,巷道“塑形”更显巧思。该矿生产技术部部长王明辉团队突破传统矩形断面束缚,创新采用“上窄下宽”梯形结构,顶板宽度由5.4米缩减至4.8米,暴露面积相应减少11%。更为巧妙的是,在确保支护强度不变的前提下,每排顶板可节省1根锚杆及近1米钢带。

“别小看这‘梯形魔法’的威力。”该矿掘进工区二队队长孙谦现场算起了账,“856米巷道算下来,仅材料与人工就节省25万元,效率还提升30%,职工看着那‘撑劲’的梯形顶,安全感倍增!”

安全与效益的“双赢”是核心。该矿党委委员、总工程师赵仁宝展示的监测数据显示,现场监测证实,3米煤柱在维持巷道稳定性和有效隔绝采空区有害气体方面,其安全屏障作用与5米方案相当。“这证明我们以更少资源消耗,实现了同等安全屏障。” 更长远的价值藏在巷道的“周期收益账”里,梯形结构让顶板变形量减少30%,预计后期维护成本可降低35万元以上,形成“一次投入、长期收益”的良性循环。

(“安全就是幸福”深入人心)

“这绝非简单的成本压缩,而是通过技术创新重构开采逻辑。”该矿党委书记、矿长王中山坦言,从5米到3米的煤柱“瘦身术”,从矩形到梯形的断面“塑形术”,背后是地质数据、力学计算与工程实践的深度融合,更是推动矿井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