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张理发票,剪的是头发,暖的是人心。每季一张测评问卷,问的是口味,聚的是合力。每天一盘手工水饺,包的是鲜香,传的是家的味道。”在王楼煤矿,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举措”,正悄然汇聚成职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大幸福”。
一张理发票 剪出“头等幸福”
“矿上每月给我们发一张理发票,到矿区理发店就能免费剪发,既省钱又省事!”采煤工区职工李师傅摸着刚理完的发,笑得合不拢嘴。
(爱心理发)
自9月份起,该矿工会创新推出“爱心理发”民生项目,每月为全体职工发放理发票一张,凭票可在矿区理发店免费理发一次。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理发票1920余张,惠及职工及家属超1200人次。
“不出矿区不花钱,就能理发,大家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劲也更足了,我们以点滴小事,书写民生答卷,让‘头’等大事变成‘头等幸福’。”该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张卫说。
一份测评表 问出“舌尖幸福”
“这两天食堂的炒菜有点咸,建议下次少放点盐。”“希望晚餐能增加一道清淡的凉拌菜。”……为精准对接职工餐饮需求,该矿每季度开展一次“食堂测评”活动,围绕菜品口味、营养搭配、服务态度、卫生状况等多项指标,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征集意见。测评结果直接反馈至食堂承包方,并建立“整改台账”,实现“职工点单—食堂配餐—工会监督”闭环管理。
(招牌菜品)
“过去是‘做什么、吃什么’,现在是‘吃什么、做什么’。”该矿食堂负责人周海军坦言,测评机制倒逼服务质量提升,职工满意度从之前78%跃升至如今的99.5%。今年10月,食堂还推出了“招牌菜品”“惠民菜单”,聚焦职工用餐“小事”,让大家在忙碌工作之余,能吃上热气腾腾、实惠可口的“家的味道”。
一盘手工饺 包出“家的幸福”
“每日一包饺,暖心又暖胃!”这是王楼煤矿女职工们口口相传的“幸福暗号”。每天上午9点半,该矿工会组织的“巧手包饺子”活动准时开场,女职工们围坐一堂,动作娴熟,笑声朗朗。
(手工水饺)
这些水饺并非“自享”,而是专为职工们准备的“每日加餐”。“矿工兄弟们能吃上一口热乎水饺,我们再累也值得!”女职工宋晓伟边说边把包好的水饺摆放有序。
不仅如此,该矿还持续开展“美丽宿舍”评选活动,从卫生整洁、文化氛围、安全规范等维度,每季度评选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宿舍,给予生活用品奖励。如今,走进矿区宿舍楼,窗明几净、整齐明亮,处处洋溢着“家”的温馨。
王楼煤矿用一件件“关键小事”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勾勒出“以职工为中心”的发展底色。“我们通过小切口做实民生大文章,让职工体面劳动、幸福生活,真正把矿山建成‘大家庭’。”该矿党委书记、董事长、矿长王桂利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