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时代大学生个性化鲜明、自主意识强的特点,彭庄煤矿摒弃传统管理思维,以“代际共情、双向赋能、生态共建”为核心理念,构建起覆盖思想引领、职业发展、生活关怀与社会融入的全周期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引导青年人才“扎根煤海、绽放光芒”。
红色引领,在青春力量中注入红色基因
(沉浸式团课)
“这不仅是游戏,更是一次精神洗礼!”青年职工崔胜利深有感触。
如何让思想教育入脑入心?彭庄煤矿的答案是将“单向灌输”变为“沉浸体验”。该矿团委创新推出“红色信仰 煤海追光”沉浸式团课,青年们通过扮演《风声之独白》剧本角色,在惊心动魄的推演中触摸历史脉搏,感悟信仰力量。
此外,他们还开展“大学生上讲台”活动,以“交流、总结、赋能、提升”为总基调,鼓励青年自选主题授课,其中由许本成等3名青年制作的《Hello!彭庄煤矿》系列短视频在微信公众号播放总量破3万次,用“网感”语言成功打破行业刻板印象。
双轨并进,在成才过程中给予双倍关怀
(座谈会)
“这一年的时间里,两位导师的‘组合拳’,让我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都有了快速提升,对矿上也有了浓厚的归属感,跟在家一样。”综采工区实习生周宇表示。
为破解青年职业路径模糊的难题,该矿党委创新构建“双导师+双通道”培养体系,为每名新入职大学生配备专业技能导师与业余生活导师,并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在具体工作中,由技能导师通过重点项目攻关、现场实操轮岗等方式,快速提升青年专业工作水平。在业余之际,生活导师则聚焦情感关怀与情绪价值供给,定期“一对一”谈心谈话,及时疏导心理困惑,助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优质成才。
双向赋能,在助推发展中展现青年价值
(讨论方案)
针对巷道地质条件多变、掘进质量要求高、围岩易变形等客观因素,掘进二区的青年代表李铜提出“一面一策”差异化掘进施工方案。该方案从工程设计源头、灾害超前治理、设备科学选型配套、施工组织优化、辅助服务保障、安全监管强化等维度进行系统考量与精准施策。在胶带顺槽施工中,通过技术论证,将巷道设计高度由3.6米优化为3.1米,能够减少12%的掘进工作量,既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又提升了工时利用效率。在支护工艺方面,将原胶带顺槽帮部支护锚杆,更换为尾部无需钻孔的新型锚杆,单根锚杆即可节约材料成本27元,单排支护累计节约材料费用377元,为企业度危求进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价值。
“新时代青年工作不是改造青年,而是与青年共同进步,将青年群体富有创造力的优势进行最大化释放,着重培育其创新思维,全面增强业务本领,在助推企业发展中发挥青年力量、展现青年价值。”该矿团委书记刘道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