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唐口煤业紧盯职工安全思想认知痛点、现场管理规范难点、质效提升关键节点,以沉浸式教育强思想、标准化管理守底线、精益化运营提效能,多维度构建全链条安全生产防护网,推动安全水平与经营效益同步提升,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思想“敲警钟”——安全教育不断线
“现在‘每周一案’安全讨论活动,能引导我们深入分析摆查问题,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思想印记,安全教育效果显著提升。”近日,该公司采煤二区职工白云飞在安全活动日学习后说道。

(“每周一案”警示教育专题讨论)
为提升安全警示教育质量和实效,该公司创新推出沉浸式、互动式教育模式,推动安全教育入脑入心。由安全培训中心牵头开展“每周一案”警示教育活动,每周精选一起煤矿行业典型事故案例,通过钉钉群共享至各基层单位。各单位利用班前会时间进行集体学习,并结合自身岗位开展专题讨论、撰写心得体会,从思想根源上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案例讨论60余场次,收集职工心得体会2000余篇,形成了“人人学案例、事事讲安全”的良好氛围。
此外,该公司深入开展全员安全大反思、大讨论活动,引导职工围绕“安全意识、责任落实、行为管控”等方面开展自查,通过自己找、互相提、集体议的方式,全面排查岗位风险隐患、纠正思想认知偏差、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使警示教育真正触动心灵、落地见效。
现场“立规矩”——标准作业不打折
走进6311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如钢铁长龙整齐列队,管线吊挂规范、设备标识清晰、物料码放井然有序,尽显标准化作业的严谨与规范。

(对照标准要求巡检设备)
现场是安全管理的主战场,标准化是守护安全底线的根本支撑。该公司将标准化管理贯穿于井上井下、开工收工全流程,从管线的吊挂角度到工作面的全流程管控,从设备日常巡检保养到物料分类定置码放,均制定了详尽的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和考核细则,让每个岗位、每道工序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该公司严格执行管理人员对重点工程、关键环节实行全过程跟踪管控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当场指出、限时整改、跟踪复查、闭环销号,坚决摒弃应付凑合心理。“如果人人都按标准施工,不会出现工具器材找不到、工程质量二次返工等问题,这样不仅不会耽误生产进度,反而是最安全、最高效的工作方式。”采煤一区区长陈琪介绍。通过推行标准化作业,该工区人工效率提升20%以上,并顺利通过鲁西矿业精品工作面验收,实现了安全与效率双丰收。
效益“添动力”——精益运营“不掉钱”
“认真能把事做对,用心能把事做好。”唐口煤业牢固树立这一核心理念,将精益管理深度融入经营管理各环节,以精细化运营保障安全生产,实现安全与效益双向赋能。

(自主修复皮带架)
在成本管控方面,该公司积极推动资产优化和修旧利废,鼓励基层工区内部调配盘活闲置设备、自主修复报废部件。下半年以来,通过跨班组、跨区队调配,累计盘活闲置水泵、锚索机等设备38台,设备复用率较上半年提升13%。同时通过自主修复钻机液压系统、皮带架、防爆灯具等设备,累计节约新设备采购及外委维修成本80余万元,让“废旧物资”变身“效益源泉”。
在用电管理方面,该公司通过精准分析电价波动规律,灵活调整主排水、主运输等高耗能设备的检修时段,将高负荷作业集中安排在谷段电价时段,最大限度降低用电成本。“以前设备检修时间相对固定,现在跟着电价走,仅排水系统每月就能节省电费4万余元,全年预计节约用电成本40余万元。”该公司机电管理部部长赵爱华算了一笔“节能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