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基层声音

郭屯煤矿:一把“公平尺”量出效率效益双提升

作者: 孔庆玉  郑庆元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04日

深秋时节,气温骤降。然而,郭屯煤矿北翼集中轨道巷掘进工作面却热火朝天。掘进机轰鸣作业,职工们干劲十足,一派繁忙景象。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该矿工程计划完成率102%,职工主动创效870多万元,精益改善增收2600多万元,实现效率与效益双提升。

在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源于郭屯煤矿的精准施策。他们以精益市场化运行为“公平尺”,通过科学量化、公开透明、动态优化的管理机制,精准衡量并兑现每一份劳动价值,从根本上激发了全员提质增效的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精益管理促发展的新路径。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精准测算:让劳动价值“看得见摸得着”

“以前掘进不管岩石软硬,单价都一个样,硬岩段拼尽全力也难达标,工资还上不去。”该矿掘进工区老职工党庆伟的话,道出了对过去“一刀切”的无奈。

如今,这一局面已彻底改变。党庆伟手机里存着的《郭屯煤矿内部市场化价格手册》,像一本“工资说明书”,全岩巷道掘进每米6536元、半煤岩巷道每米6061元,就连打锚杆、喷浆这些工序,也细分出了不同岩性、不同规格的单价标准,真正实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有差别、干难干易有区分”。

为让各项单价“精准到厘米、核算到分钟”,该矿坚持“贴合实际、科学合理、动态调整”原则,系统构建起精益市场化制度体系,制定下发《精益市场化运行管理办法》等26项制度文件,系统修订完善三级人工单价255项、材料单价234项、人工定额4524项,创新设定268个特殊施工系数,形成了覆盖井下生产、地面辅助、后勤服务等全岗位的市场化收购单价标准库。

“我们不照搬上级标准,而是让市场化收购单价更贴合井下实际生产场景。”该矿运营管理部部长李军委介绍。凭借这一思路,他们在2309工作面扇形调采中,通过技术人员跟班写实、数据反复测算、区队座谈论证,为高难度工序设定了公平合理的定额。

这一举措不仅成功多回收煤炭6.2万吨、创效5600余万元,更让参与施工的职工人均绩效工资增加643元,实现了“矿井增效、职工增收”的双赢。

面对智能化矿井建设带来的新变化,单价调整同样“快人一步”。随着采煤机一键启停、支架自动跟机等智能化装备全面投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设备升级了,劳动强度、作业流程变了,价格体系也得跟上,才能将技术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效益!”李军委说。该矿及时组建智能化单价体系测算小组,通过对比智能化与传统作业的效率差异,修订完善128项智能化工序单价,确保收购单价与生产实际同频共振。

(区队考核公示)

阳光晒帐:以公开公正赢得信任

“采煤工区一队本月产量7.6万吨,结算率103.06%,工资总额163万元;掘进工区三队进尺378米,结算率102%,工资总额185万元……”每月初,郭屯煤矿根据生产计划将各项费用预算分解至区队、班组,到了月底,便召开市场化结算通报会,各区队的工程量、结算收入、工资分配等关键数据全部“上墙公示+线上同步”,接受全员监督,做到“每一笔账目清、每一分收入明”。

这种“阳光晒账”机制,让每一笔收入都经得起检验,让公平公正看得见、摸得着。今年9月份,该矿掘进工区二队受地质条件影响,进尺未完成计划指标,市场化工资总额低于指导线。为此,该区队先用前期结余的“创效资金”补差额,发现仍有缺口后按流程申请借支,最终确保职工人均工资不低于指导线的95%。

“借支的10万元,利率1%,由我们管理人员按职务系数分摊,职工一分不担。”二队队长孙谦翻开账本,上面清晰记录着每笔资金的流向和分摊明细。“这样既保障了职工收入稳定,也倒逼我们管理层想办法降本增效、弥补缺口。”

市场化价格调整全过程更是“敞开门”听意见、汇民智。防冲工区职工王军提出“深孔卸压超20米后价格偏低,与劳动强度不匹配”的问题,该建议当天即获矿运营管理部响应。经过3次测试,深孔收购单价由每米20元调整为24元,并在公示栏张贴调整依据和测算过程。“从建议到落地只用了3天,这样的定价我们服!”王军说。截至目前,该矿累计收集职工价格修订相关建议56条,采纳实施46条,采纳率达82%。

(全员创新创效)

生产创效:从“要我干”到“我要干”

当每个人的劳动付出都能被精准量化、及时回报,当公平公正的管理机制深入人心,“效益”就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转化为全员自觉践行的行动准则,形成了“人人想创效、事事谋创效、处处能创效”的良好氛围。

在郭屯煤矿机修厂车间,班长崔旭旭正带着工友们专注地拆解、修复废旧托辊和H架。“这些零件经过拆解、除锈、更换配件、组装调试,修一修就能重新投入使用,比买新的便宜大半,省下的就是纯利润。”他指着码放整齐的修复设备介绍。据统计,今年1至10月份,该矿修旧利废产值达1161万元,同比增长28%,“省下的就是赚到的”“修旧利废也是创效”的成本理念已深入人心。

在郭屯煤矿,创效热情已形成“蝴蝶效应”,从井下生产一线蔓延到地面各个岗位,机关部室人员组成“创效攻坚队”,利用工余时间投身技术维修、后勤修缮等项目,今年以来已创效89万元;后勤服务中心用库存材料完成宿舍楼墙面翻新,节省外委费用;洗煤厂职工自主改造设备,优化工艺……点滴积累,汇聚成效益长河。

“精益市场化不是‘紧箍咒’,而是激发全员活力的‘加油站’,更是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郭屯煤矿党委副书记、矿长王中山表示:“我们将持续优化这把‘公平尺’,推动精益管理成果惠及每位职工,构建‘职工多劳多得、企业持续增效’的良性循环,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