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梁宝寺公司采煤一区区长汪顺雷手持智能巡检终端,认真核查各项设备参数: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达标,转载机防护栏完好,瓦斯浓度稳定在0.04%。确认风险等级为蓝色后,他随即将数据实时上传至公司“双防”系统。日常的一幕,正是该公司通过隐患排查及风险管控护航安全生产的生动写照。
一线巡检:让隐患排查“嵌”入生产全流程
(班前安全确认)
基层区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沿哨所”,更是隐患排查的“第一道关卡”。该公司各基层区队紧扣“现场无隐患、操作无违章”目标,将隐患排查制度转化为可落地、可执行的“实操手册”,贯穿安全生产每一个环节。
采煤一区创新的“三查三改”工作法成效显著。班前会环节,区队长对照“双防”系统推送的上一班风险预警,精准明确当班重点排查区域与关键检查要点;班中作业时,巡检小组持智能终端设备,遇到“跑冒滴漏”“螺栓松动”等隐患,当场拍照上传系统并同步落实整改;下班收工前,跟班区长逐条核对整改到位后,方可销号。
“上周我们在巡检中发现工作面溜子链条有异响,第一时间上传系统后,机电组15分钟内就赶到现场处理,及时避免了设备损坏扩大化。”采煤一区技术员王明赫的话语中,满是对问题整改到位的自信。掘进二区则聚焦“风险分级管控”,根据井下作业区域风险等级创新推出“四色管理”机制,把人力精准投放到高风险环节,让安全管理更高效。
中枢联动:让风险管控“跑”在事故前面
如果说基层区队是安全防线的“手脚”,那么安全监察部就是“双防”系统的“中枢大脑”。该公司安全监察部通过构建“数据互通、闭环管理、预警前置”工作体系,让隐患排查与风险管控真正实现“防事故、减违章”的目标。
(现场检查验收)
走进“双防”办公室,工作人员电脑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类数据:各作业区域的风险等级、隐患上报数量、整改进度等信息一目了然。“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去年井下80%的违章行为都发生在低风险区域,这说明员工在低风险环境下容易产生麻痹思想。”安全副总工程师李延才指出了关键问题。
对此,安全监察部联合基层区队开展“低风险区域专项督查”行动,在辅助运输巷等加装视频监控,自动识别违章行为并推送预警。今年以来,低风险区域违章率下降42%,有效遏制了“小隐患酿成大事故”的风险。
齐抓共管:让安全根基“扎”得更稳更牢
基层的高效落实与部门的协同联动,离不开公司层面的统筹保障。该公司将“双防”系统建设纳入矿井安全生产“一号工程”,从制度、技术、资源三个维度持续发力,确保“双防”机制贯穿生产全流程。
(开展全员“双防”培训)
在制度管理层面,该公司专门制定了《“双防”系统运行管理办法》,明确各级“包保责任”:主要领导月度复盘、分管领导周查落地、其他领导分专业解难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闭环。技术层面,推动“人工巡查”升级“智能预警”,井下关键区域安装多类传感器,数据实时传输到地面数据中心,一旦数值超过阈值,系统会自动触发声光预警,并向相关负责人推送提醒信息,实现“秒级响应”。资源层面,组建了15人专业运维团队,为基层区队配备专职联络员,并定期开展操作培训。今年以来,累计培训800余人次,为系统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如今,隐患早排查、风险早管控,已成为该公司全体员工共识,通过“双防”系统深度应用,今年隐患整改率达98%,违章行为同比下降38%,用科技与责任为矿井安全生产织就了坚实可靠的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