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发挥群安队伍抓安全、保稳定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古城煤矿通过实施多维宣教、精准帮扶、隐患排查、暖心关怀“四大举措”,以夯实安全根基、凝聚奋进合力为抓手,为矿井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多维宣教筑思想,拧紧安全“总开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破冰”,才会有行动上的“突围”。古城煤矿灵活运用宣传引导、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总结经验、补齐短板,切实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助推矿井安全生产。
(安全教育到岗位)
传统安全宣教易陷入“单向灌输、效果打折”的困境,为打破这一局限,该矿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阵地,线上,在微信公众号开辟《安全警示教育》专栏,累计推送各类安全事故解析、警示教育片24部;线下,在办公楼、广场等地点张贴、播放安全警示标语84条,悬挂安全牌板64块,并常态化开展安全警示教育进区队、进班组、进岗位活动,形成纵横交错的安全宣教矩阵,实现安全理念“全覆盖、深渗透”。同时,他们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亲情防线作用,大力开展“亲情帮教嘱安全”“家属安全寄语”等助安活动20余场次,用浓浓“慈母心、夫妻爱、儿女情”筑牢安全屏障和思想防线。
精准帮扶破“三违”,转变安全“被动观”
“三违”行为,是威胁矿井安全的重要隐患,单纯的批评教育难以从根源转变员工观念。古城煤矿跳出传统说教模式,实行“帮教+”模式,通过“情感沟通+认知重塑”双向发力,推动“三违”人员从“要我安全”转向“我要安全”。
(“三违”帮教暖人心)
为确保帮扶不流于形式,该矿聚焦9名“三违”人员的个性化问题,充分发挥女工协管员“耐心细、善共情”的优势,从企业层面,解析“三违”对矿井生产秩序、安全体系的破坏;从家庭层面,结合真实事故案例,讲述违章可能导致的家庭破碎、亲情缺失;从个人层面,帮其算清“违章受罚的经济账、事故致伤的健康账”。通过具象化的危害剖析与利益权衡,让“三违”人员深刻认识到违章的严重性,逐步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操作,真正实现从“被动整改”到“主动守安”的转变,筑牢全员安全行为防线。
隐患排查守底线,耕好安全“责任田”
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源于隐患的“视而不见”或“整改不力”。古城煤矿工会充分整合群监员、青安岗员、女工协管员“三支监督力量”,聚焦生产关键环节,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闭环”的隐患治理体系。
(齐抓共管保安全)
为避免隐患排查“走过场、留盲区”,该矿以“查隐患、堵漏洞、抓整改”为核心目标,定期组织“三支队伍”深入井下生产一线,围绕人员在岗履职规范性、现场文明生产达标情况、员工安全操作执行度、设备设施运行稳定性四大重点,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对安全意识薄弱的员工当场开展“一对一”教育指导,对发现的违章行为第一时间制止纠正,确保现场作业人员始终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放心人”。针对排查出的12条隐患,建立“隐患整改销号台账”,实行“整改一项、核验一项、销号一项”的管理模式,实现隐患从发现到整改的全流程可追溯、结果可核验、责任可倒查,确保所有隐患“清零”,不留安全死角。
暖心关怀聚合力,激活安全“向心力”
职工队伍的思想稳定,是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的关键前提。古城煤矿持续深化“我为职工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拓宽服务维度、提升服务质效,推出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惠民服务举措,切实增强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归属感,以“暖心服务”凝聚“安全合力”。
(“金秋助学”解难题)
该矿深刻把握“解职工难题、稳队伍人心”与“保安全生产”的内在联系,以“六必谈、六必访”活动为重要抓手,定期开展走访活动,精准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工作困惑与生活难题,通过及时疏导情绪、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帮助职工卸下思想包袱、解决实际困扰,确保职工心无旁骛投入生产作业。
他们将帮扶工作成效作为检验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标准,今年以来,累计帮扶困难职工家庭92户,金秋助学10名学子,累计帮扶金额16.85万元。常态化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节日送慰问、生日送祝福“四送”活动,累计发放牛奶、面包等各类食品饮料1200余份,慰问住院、结婚生育员工4人次,多点发力,不断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
安全是员工生命健康的“护身符”,是家庭幸福安宁的“压舱石”,更是企业和谐发展的“生命线”。古城煤矿通过持续深化群众安全工作,常态化开展群众安全检查、“三违”精准帮教、安全主题宣讲、安全知识竞答等系列助安行动,持续释放群监员、青安岗员、协管员“三把利剑”的监督效能,织密“安全网”,筑牢“安全墙”,为矿井安全稳定运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