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宝寺公司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从理念共识、责任落实、科技赋能、精细管理和文化聚力五个维度协同发力,不断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安全基础。
(矿井全貌)
他们树立“办矿先治灾、抓大不放小”安全理念,实施“矿井-部室-区队”三级安全警示教育机制:矿井层面每周召开安全办公会,部室层面由安全监察部牵头制定月度警示教育计划,按专业和岗位筛选典型事故案例,开展针对性分析与研讨;区队层面则聚焦“身边人、身边事”,由岗位人员或亲历者“现身说法”,增强警示教育的真实感和感染力。“该模式显著提高了全员安全意识,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向‘主动防范’的转变。”安全副总工程师李延才表示。
(召开安全警示教育会)
在责任落实上,梁宝寺公司进一步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全面推行网格化、清单化管理,构建事故隐患溯源与高质量整改的闭环机制。设备检修严格执行定方案、定人员、定时间、定标准、定措施、定考核“六定”管理要求,落实“包机制”考核,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通过将安全责任细化至每个环节、每名职工,实现了安全管控的无死角、全覆盖。
同时,他们按照预研、预判、预警、预告、预控的“五预”管理要求,全面加强变化管理,制定了顶板、瓦斯、冲击地压等7大类72项变化程度认定标准和202条管控措施与应急处置程序,认真执行矿井、专业、区队、班组、岗位“五级”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制度,持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运输调度智能监控)
科技赋能是提升矿井本质安全水平的关键路径。梁宝寺公司积极推进智能化建设,引入新技术、新装备,围绕采煤、掘进、机电等5大专业构建40个AI预测模型,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标准流程。在选煤厂,以指标管控为核心,优化破碎工艺控制原煤限上率,减少卡堵现象;依托智能干选设备实时监控大矸带煤率,降低浪费;通过调试重介分选系统,使矸石排出率降至5%、带煤率由2.11%降至0.78%、中损控制在4%以内,精煤纯度显著提高,为优质煤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系列智能化项目的落地应用,为安全生产构筑起强有力的技术防线。
(比赛现场复盘)
该公司坚持精细化管理导向,不断强化职工培训与激励体系建设。依托安全培训中心与业务部室协同联动,开展差异化、实战化培训,采用“理论+实操+案例”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职工安全技能与应急能力。建立安全绩效正向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全员风险防范意识,推动安全管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
在生产组织方面,他们深入实施地质先行、设计优化、掘进保障、装备升级、工艺控制、洗选调控“六位一体”管理模式,通过精细管控工作面安装与回撤过程,确保生产衔接平稳。
该公司还持续完善《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管理办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管理办法》等制度,成立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矿井-部门-区队”三级责任沟通协调机制,强化“立标、创标、兑标”全流程管理,实现现场动态达标。
(亲情帮教)
梁宝寺公司积极拓展宣教阵地,利用井口多媒体大屏、灯箱长廊等载体循环播放安全知识与警示案例,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安全意识。他们还开展安全宣讲、“职工家属安全协管座谈”等活动,签订女工协管责任书,凝聚家庭力量筑牢亲情防线。安全文化长廊以切近实际的标语展示,成为职工日常接受安全教育的重要窗口,进一步深化了对安全文化的认同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