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煤成本直降近两成!材料费压减超两百万!采购节支逾百万!”今年上半年,梁家煤矿在成本管控领域打出一套精准有力的“组合拳”,五大实招精准发力,从预算、计划、招采等关键环节深挖潜力,“抠”出真金白银,单位成本较年度指标锐减19.33%,材料费节约6.39%,招标采购节约资金160余万元,多项核心成本指标实现突破性下降,为全年经营目标达成奠定坚实基础。
管钱,就得有股狠劲儿!
(召开会议谋篇布局)
“非刚性非必要,不计划;无预算无计划,不实施;有预算有计划,再压减’这是我们成本管控的‘铁规矩’,更是预算管理的‘高压线’!”在半年工作会上,该矿党委书记、矿长王鹏鹏表示,“每一分钱预算的调剂、每一笔费用的支出,都必须严格遵循流程。计划外项目,一律‘红灯’;超预算支出,系统‘卡死’;预算调剂,必须经过‘专业论证-分管领导审核-矿长审批’三道关。”
该矿将预算的刚性执行视为生命线,实施全过程管控。在源头,通过“刚性需求论证会”对支出必要性、紧迫性、效益性进行“三堂会审”,拧紧预算“水龙头”;在过程中,严格额度、标准、流程管控,系统自动拦截超预算或不合规单据,确保“无预算寸步难行”;同时实行“月度预算执行红黄蓝预警”,对超进度、超标准单位亮灯警示。通过“刚性约束、分类控制”的铁腕措施,将纸面上的预算“铁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
控钱,一厘都不放过!
(严格过程管控)
“‘管钱’是把住总闸门,‘控钱’就是精算每一根毛细血管的流量。”副矿长吴平平表示,该矿深知成本管控的关键在于深挖“可控费用”潜力。锚定全年压降1155万元硬指标,对34项费用的历史消耗、业务属性和压降空间进行深度剖析,逐一量身定制“个性化”压降标尺:差旅费重点压减非必要长途出行、严控住宿标准;办公费严控耗材领用、推行无纸化;业务招待费大幅压缩频次与标准……
“我们不仅要求单项费用压减5%以上,更强调整体压降幅度必须硬碰硬达到10%!”吴平平说道。为确保目标落地,该矿将指标层层分解到部门、班组,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的责任体系。同时,出台《2025年34项可控费用“铁规”管控意见》,压实双重责任,专业部室严格修订标准、审核计划、监督执行;费用发生单位严格按标准、按计划使用,承担超支主责。同时,实行“一费一清单”,明确费用标准、目标、措施、责任主体及考核细则,让管控要求与责任边界清晰可见。
花钱,更要想法子“变活为稳”!
(强化源头预算)
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成本压力,该矿深谙“把钱花在刀刃上”的智慧,在投资计划管理上做足了精细文章。实施严格的“投资计划全流程闭环管理”,从项目必要性论证、预算精准编制、过程动态监控到事后效果评估,环环相扣,层层把关。
他们对维简、维修、安全费用这三项“资金池”进行深度梳理和精准瘦身。通过反复论证项目紧迫性、投入产出比,坚决砍掉“锦上添花”的非核心项目、推迟“可缓可急”的非紧急项目、优化“大马拉小车”的低效项目,成功压减三项资金700多万元,让宝贵的资金聚焦于保障安全生产和提升核心效能的关键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