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基层声音

王楼煤矿:“六精六提”激活发展新引擎

作者: 朱来路  刘杰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02日

在煤炭市场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王楼煤矿锚定“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目标,全面深化市场化精益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以“六精六提”为驱动,激活生产经营“全链条”降本增效引擎,精准施策、提质增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全员行动共绘“六零”蓝图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王楼煤矿坚持以“零故障、零缺陷、零事故、零浪费”为目标,系统开展自主维护、专业维护、故障处理等管理工作,积极构建严密细致的生产维护网络。同时,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参加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故障源、浪费源、缺陷源和危险源“六源”查找活动,化身生产现场的“啄木鸟”,查深、查全查透,决不放过任何一处风险隐患。

(设备物资定置管理)

“今年上半年,各工区在生产现场累计排查‘六源’问题90条,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该矿机电副总师张洪磊谈及工作成效打开了“话匣子”。他们还每月组织“OPL”一点课,常态化加强教育培训,推动职工超前预防、自觉维护意识和水平持续提高。

“优化魔法”巧解低效难题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工作落实是王楼煤矿的优良作风。前不久,在采煤工作面回撤作业过程中,通过现场跟班写实发现,传统溜槽运输工序流程复杂,运输效率低下,一定程度影响了工作面的回撤工期及新工作面的筹备进度。

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该矿生产技术人员化身“管理魔法师”,巧妙运用工序优化(ECRS)工具,对7315-1工作面溜槽运输工序进行改善。他们创新应用模块化拆解技术,优化单轨吊运输路线,为溜槽模块规划出高效“专属通道”,直接将溜槽模块转运至就近闲置巷道,并利用新型快速组装工具和设备高效完成溜槽组装。“新技术应用后,7315-1工作面回撤进入了‘快车道’,回撤效率大幅提高,工期由原来的15天缩短至7天,运输费用减少5万元、人工成本节约3.5万元。”该矿生产技术部部长朱辉介绍。

深耕细作释放内生动力

面对矿井市场化基础较弱的实际情况,王楼煤矿秉持“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策略,指导督促采掘工区精心编制三、四级市场结算价格手册,反复对工序价格进行“打磨试套”,最终成功打通三、四级市场内部结算的“经脉”,真正让市场化运营落地见效。

(作业现场标准化管理)

同时,该矿紧紧抓住班组考核这一关键,划小核算单元,将工具类、低值易耗类等材料纳入考核范围,让班组成为费用支出的“小管家”,引导职工切实将“省下的就是工资”的经营理念转化为节支降耗的实际行动。精准量化考核如同“火眼金睛”,逐步让材料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清晰透明、经得起检验,有效激发了市场化运营新活力,推动矿井精益化、市场化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纵深推进创塑“标杆样板”

“以制度管人、按流程办事”是王楼煤矿不变的管理原则。为确保精益化管理、市场化运营顺畅进行,该矿以“制度流程”优化为突破口,制定实施《精益区队(班组)建设实施方案》,搭建起精益区队(班组)建设的“四梁八柱”。各区队依照框架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完善相关制度机制,精心编纂制度汇编,为班组考核提供有力支撑。

(“六精六提”看板促提升)

按照厘清职责、压实责任的工作导向,该矿通过逐级分解管控指标,推动专业管理从“顶层设计”向区队、班组、岗位“基层沃土”纵向延伸。采煤工区、机运工区实施“划片分区、责任到人”工作模式,用好看板“展示窗口”,以关键指标的统计、考核、分析、改善为“画笔”,动态描绘工作成效,让职工对精益管理可观可感、可触可及,成为精益区队(班组)建设的“先锋队”。运营管理部强化过程督导、做好梳理总结,全力打造可复制能推广的亮点经验,计划下半年在全矿推广,让“精益之花”遍地绽放。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继续深化市场化精益化‘六精六提’融合管理,着力构建‘全要素、全流程’的市场化管理平台,以务实高效的工作成果,助力矿井阔步规范运作、精益运营新征程。”该矿党委书记、董事长、矿长王桂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