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基层声音

唐口煤业:“紧日子”算出“宽裕账”

作者: 李滨  高玮  马恒鑫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21日

在当前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如何破解“市场波动大、成本压力增”的发展难题?唐口煤业以一场全员参与的“降本增效头脑风暴”破题,通过强化“安、干、效”三字算账法,交出一份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质效双升的“成绩单”。

思想破冰:一场全员参与的“头脑风暴”

(降本增效推进会)

“降本不是简单做减法,而是要通过系统性思维找到质效最优解。”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白光超在降本增效推进会上抛出课题,并最终形成“1223”成本管理模式和“十项降本措施”的行动举措。

该公司各单位闻令而动,推行方法守正创新,对双重预防智能管控平台升级改造和重大危险源评估费用进行优化整合。针对安全生产培训、宣传、教育费用,推广电子表格、电子台账存储相关资料,减少纸质材料应用,如每天的质量报表、视频查处违章统计表等,一年可降本10余万元。

“我们从安撤费、安全费、支护材料等方面深挖降本潜力,预计全年可降本60余万元。”该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孙越介绍。此外,通过压减安全监控系统改造、通防管路采购等费用,全年可减少235万元。

(修旧利废降本增效)

这场风暴不仅刮出了“真金白银”,更让“人人都是经营者”的理念深入人心。机修工区区长刘金龙带领团队创新“旧物拆分重组法”,一季度自主维修设备2600余件,节省成本90余万元。

实践突围:“三字诀”里的管理智慧

“安”字为先放首位。“千条线万条线,安全是主线。”该公司将安全管控与成本控制深度融合,牢牢稳住安全“压舱石”。5311连采连充工作面利用卸压巷进行抄手卸压,避免支巷掘进期间重复卸压,年可降本100余万元。通过人工与智能双重安全管控,严抓细节管理和费用控制,突出隐患排查管理、区队自主安全管理,全面筑牢矿井高质量发展安全根基。

“干”字当头正当时。安全护航下,唐口煤业以时不我待的精气神按下经营“快进键”,紧紧抓住制约生产的关键环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一场“分毫必争”的变革悄然发生。针对4311充填支巷的掘进施工性质,该公司向矿业公司报备后,将巷道的帮部锚网由钢筋网优化为塑料网,每平方米巷道锚网材料费节省79.54元,全年预计可节省锚网费用70余万元。推行煤仓集中放煤模式,皮带运行效率从50%提至55%,年省电费20万元;优化6312工作面过断层方案,增加可采储量4万吨;实施“一面一策”煤质管控,电煤热值稳定在4000大卡以上,低硫其他用气精煤客户留存率提升50%。“用营销思维抓生产”的理念,让每一吨煤都“身价倍增”。

(精益大项目征集评选)

“效”字为要结硕果。“提前退租EBH315掘进机,降本170万元;加速报废设备处置,盘活资产800万元;推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维修成本同比下降18%。“设备管理办公室主任张震的“算盘”打得响。该公司采用周督导、月总结、年结项的模式进行推进9项精益大项目,全年预计可增效4000余万元。 

财务管理部副部长耿永刚透露,通过可控费用动态监控,一季度费用较考核指标减少351万元,“紧日子”过出了“宽裕账”。

“过紧日子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白光超表示,企业将坚持“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为煤炭行业应对市场周期提供“唐口方案”,将精打细算的智慧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