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司动态
基层声音

夯基固本走在前 主业精强作示范——李楼煤业争当区域发展排头兵

作者: 郑洲   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07日

李楼煤业以建设“百年大矿”为目标,务实践行“七个真正、一个引领”办矿理念,聚焦标准提质、产能提效、智能提优、民生提档,坚持守正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打造“李楼模式”,奋力谱写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标准提质,安全底板再夯实

八月的矿区,绿意盎然,成片的绿荫下传来干部职工的欢声笑语;千尺井下,巷道整洁,吊挂有序的管网管线,牢固规范的支护,码放整齐的物料,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的提升让井下职工的脸上笑开了花。

(整洁亮堂的制冷硐室)

“在能源集团区域整合优势不断释放、鲁西矿业主业精强迈向立标创标的强劲带动下,我们要坚持把打造标准化建设一流矿井作为立矿之基,迅速凝聚起‘标准化必须干、必须干好’的共识合力。”李楼煤业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周建说。

他们先后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月度量化工程管理考核办法》《月度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考核办法》等制度,科学谋划安全生产标准化“无盲区”创建规划图,成立12个井上下同步达标工作专班,明确11类38项210个考核节点,通过采取召开月度现场推进会、进行“大干一百天、实现无盲区”达标整治、实施“巷长制”“双正规、双确认”“六不开门、六不开面”等一系列新举措,推动机制创新、达标覆盖,高标准、高效率推进达标创建工作,不断丰富质量标准化丰富内涵。

(电缆管路吊挂整齐)

据周建介绍,他们全面实施“班组自检、安监抽检、月末验收”三位一体动态考核模式,对达标工程全过程管控、做到一次性达标。系统推进矿井灾害治理、通风系统整治、供电系统整治、排水系统整治、辅运系统整治等6个专业标准化建设,形成“自动清淤沉淀池、无尘化皮带清扫、网格化线缆固定、节能高亮感应灯、盖板一体式水沟、全断面环形净化水幕”等标准化亮点集群100余个,矿井标准化水平持续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亮点纷呈。今年4月份,李楼煤业以92.07分的成绩顺利通过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审查。

产能提效,生产秩序更稳定

“从今年5月16日安装第一部支架,经过54天连续奋战,工作面于7月9日进行了单机试运转,系统调试后,7月16日顺利实现联合试运转。”李楼煤业生产技术科副科长张成介绍。边扩刷边安装,切眼扩刷与工作面三机安装平行作业,相比工作面“先扩后安”传统安装方式,工期缩短了45天,保证了“饭碗子”工程的完美接力。

(1306工作面高标准装备)

李楼煤业坚持“统筹全局有思路、改善现状有办法”,紧握创新求变这把“金钥匙”,坚持正规组织、均衡生产,按照“一矿一策、一面一策”要求,成立“一把手”亲自挂帅的工作专班,每天召开平衡会议,定期组织召开工作面安装专题推进会,实施“公司、专业、区队”三级管理人员现场跟班写实,及时协调解决现场问题。

今年以来,该公司克服全岩硬度高、断层发育多、大坡度上山等不利因素,先后完成1306工作面两顺槽、北部胶带大巷等巷道贯通,其中1306轨道顺槽19°上山全岩巷道掘进,安全掘穿10条断层,最大落差达到7.2米,刷新了月单进120米的新记录,比历史最好水平提高15.5米,增幅14.83%。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香满园”。在抓好快速掘进的同时,采煤专业坚持“以能量定产量”,实现1301-2工作面“双见方”、调采、末采等期间“低应力、均能量”稳步推采,创新端头机械放顶煤技术,单刀产量突破3300吨,资源回收率由91.2%提高至93.7%。

(高效开采提效益)

笔者在一采区大巷看到,封装齐整的板车排成一列,在电机车的牵引下有序前行。该公司运输工区区长邹积东介绍,运输战线过长、辅助运输设备多、主要线路负荷过大是过去制约运输安全的棘手问题。

为保障井下运输安全,他们画精“作战图”、明确“时间表”,精准推进辅助运输专项治理工作,强化机车周转率考核,采取井上下矿车编号定位和重点工程用车线路跟踪机制,对各运输环节实行“网格化”管理,畅通了矿井运输大动脉。

智能提优,高质发展“加速度”

在该公司井下中央泵房,随着移动变电器和远程控制系统的升级改造,主排水泵在规定时间自动运行,整个过程无人操作,便完成了排水任务。“智能化排水系统,实现了水泵自动启停、自动轮换、自动切换排水管路,无人值守,减少现场岗位工3人。”机电管理科科长贾勇介绍。

(智能化排水系统)

随着矿井加快智能化建设步伐,更多科技力量加速注入,安全生产智能化频频发力,不仅破解了一大批制约安全生产的难题,更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据李楼煤业防冲副总工程师王永介绍,传统的防冲卸压施工监管采用的是现场录制施工视频,上井后人工核验,不仅审核工作量大、核验滞后,还存在标准不统一、监管有盲区等弊端。借助山东能源集团与华为公司、云鼎科技基于AI大模型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算法,现场使用专用摄像仪对卸压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监管,钻孔深度达不到标准要求,可实现声光数字化告警功能,视频实时上传并进行智能核验,不仅大幅缩短了审核时间,工作量还减少80% ,防冲卸压工程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切实提高了防冲卸压监管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智能化充电硐室)

不仅如此,李楼煤业主动学习借鉴国内国际顶尖一流矿井的先进经验,依靠科技创新化解安全风险,加大科技投入补齐现场短板。他们先后通过优化采煤装备集控系统,实现了人员接近声光报警、联动停机和信息反馈;基于AI大模型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算法,对立井提升井底堆煤实行实时监测;采用雨刷防尘摄像仪,彻底解决了摄像仪信号不清晰问题,让主井提升系统更加“耳聪目明”。

“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物联网等新技术被应用到矿井各大系统和生产环节,加速推进智能技术向生产现场实际应用转变。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按照‘李楼模式’和‘六高’定位目标要求,通过加强技术尖端融合联创,全面运用智能技术手段,实现科技兴安、控员提效,驰而不息推动智能化矿山建设迈向新高地。”周建表示。 

民生提档,幸福指数新攀升

“我们不仅搬进了新宿舍,健身器材和运动场地应有尽有,偶尔约上几个同事去踢场足球比赛,真是身心舒畅,我们还计划组织一场‘矿超’比赛呢。”在李楼煤业“新美”家园职工公寓,该公司准备队职工田琳指着窗外的全尺寸足球场,给笔者规划自己的“矿超梦”。

(新美家园露真颜)

今年以来,李楼煤业把全力打造“幸福李楼”作为“我为职工办实事”活动的具体举措,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聚焦广大职工关心关切的民生实事,用心用情用力为职工办成“暖心好事”,持续提升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凝聚起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此前,800余名职工在周边村庄租房居住,住宿环境改善一度成为矿区干部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该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刘灿国介绍。今年一上手,他们按照能源集团和鲁西矿业指导规划,把“新美”家园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实行“一把手”亲自挂帅、分管副职分时段盯靠制度,先后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现场实地调研、召开现场推进会10余场次,本着“能自主绝不外委”的勤俭办企理念,发动机关科室、地面生产单位开展义务劳动20余次,齐心共建“新美”家园。截至7月底,该公司改造完成243个房间、16620平方米,餐厅1栋、2216平方米,一举解决了职工办公、住宿、就餐需求,干部职工的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娱乐生活更丰富)

为让职工吃上“可口饭”“家乡菜”,李楼煤业定期组织不同岗位员工对食堂进行监督考核、打分测评,与山能国际酒店对接,签订了食堂餐饮服务合同,“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切实增强员工“舌尖上”的满意度。在综合保障楼设立了“健康问诊台”,成立了“员工健康义诊服务队”,采取巡诊的方式,到班前会上为干部职工进行血压测量、血糖检测等基础医疗诊断,竭力保障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